[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9587.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汪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澜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4;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诸炳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碳纤维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包括装饰板和隔热板,所述装饰板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与所述内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外防水板和内防水板,所述外防水板与所述内防水板的相向面设置有外防水条和内防水条,所述外防水板与所述内防水板的相向面开设有外防水槽、内防水槽和通线槽,所述通线槽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发热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碳纤维发热线通电并发射远红外辐射,快速加热室内温度,同时还具有保健效果;通过外防水板、内防水板以及外防水条与外防水槽之间的配合和内防水条与内防水槽之间的配合,提高墙板的防水效果,避免水流进入通线槽内部,防止碳纤维发热线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
背景技术
碳纤维发热体是一种纯黑体材料,因此具有升温迅速、热滞后小、发热均匀、热辐射传递距离远、热交换速度快等特点,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8% 以上。碳纤维发热线的能量发射方式是以远红外辐射为主,它所发射的远红外波长在 8μm -14 μm之间, 这段波长的远红外线谱被称为“生命之光”,占整体波长的80%以上,能有效的活化人体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代谢、增强免疫能力,同时还具有防臭除湿抗菌等效果,在家装设计中,墙板的选择多种多样,各样式的新型复合板层出不穷,它们具有轻质、防火、防尘以及保温等效果,但是,无论哪种墙板均只具备保温效果,而其本身却不具备发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优点在于墙板不仅均有发热保温的效果,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包括装饰板和隔热板,所述装饰板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所述外固定板与所述内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外防水板和内防水板,所述外防水板与所述内防水板的相向面设置有外防水条和内防水条,所述外防水条和所述内防水条分别沿所述外固定板和内固定板的边缘处延伸,且所述内防水条位于所述外防水条内部,所述外防水板与所述内防水板的相向面开设有外防水槽、内防水槽和通线槽,其中所述外防水槽位于所述外防水板表面,所述内防水槽位于所述内防水板上,且所述外防水槽和内防水槽分别与所述外防水条和所述内防水条相互对应,所述通线槽的两端贯穿所述外防水板和所述内防水槽,所述通线槽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发热线。
采用上述一种远红外碳纤维发热墙板,在安装时,由于墙板由胶粘固定一体成型,因此,只需将所述隔热板紧贴墙壁即可,在使用时,通过电源使所述碳纤维发热线通电并发射远红外辐射,通过远红外辐射快速加热室内温度,同时还具有活化人体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代谢、增强免疫能力,防臭除湿抗菌等效果,通过所述外防水条与所述外防水槽之间的配合,以及所述内防水条与所述内防水槽之间的配合,加大所述碳纤维发热线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水流从所述外防水板与所述内防水板之间的夹槽中渗透入所述通线槽内部,有助于提高墙板整体的防水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固定板与所述内固定板相向面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条,所述连接部为长条状,且沿所述外固定板边缘处延伸,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外固定板的一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内固定板的边缘位置,且所述连接条与所述连接槽相互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通线槽蛇形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外固定板、所述内固定板、所述外防水板、所述内防水板、所述装饰板和所述隔热板之间均采用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为珍珠岩材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线通电并发射远红外辐射,快速加热室内温度,同时还具有保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澜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澜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9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