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0946.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忠跃;陆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南通龙涛水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损止 漏水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包括防漏护套本体,所述防漏护套本体包括聚氨酯层和包裹在聚氨酯层外的编织层,所述防漏护套本体的软体层内侧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阻水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将防漏护套本体套装在消防水带外,当消防水带发生渗漏现象时,可通过移动防漏护套本体将渗漏处覆盖住实现消防水带的防漏功能;2、在防漏护套本体的软体层内侧设置具有弹性的密封阻水圈,可在防漏护套本体与消防水带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充分保证阻损止漏功能;3、当消防水带发生漏水现象时,只需将防漏护套本体移至漏水点处即可,方便快捷,防漏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水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在救火的过程中由于拖拽经常会发生磨损,当水带中通入高压水用于救火时,消防水带会不同程度出现磨损和渗漏,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爆裂影响正常灭火救援,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和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可及时对消防水带的磨损和渗漏处进行应急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包括防漏护套本体,所述防漏护套本体包括软体层和包裹在软体层外的编织层,所述防漏护套本体的软体层内侧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阻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阻水圈共有数个,数个所述密封圈均匀分布在软体层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护套本体上还设置有便于移动钩抓握的钩孔,每个防漏护套本体两端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抓握钩孔,两个所述抓握孔分布于防漏护套本体的两端。
进一步的,数个所述防漏护套本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消防水带外,且数个所述防漏护套本体均匀分布在消防水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水带也包括聚氨酯层和包裹在聚氨酯层外的编织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防漏护套本体套装在消防水带外,当消防水带发生磨损和渗漏现象时,可通过移动防漏护套本体将渗漏处覆盖住实现消防水带的防漏功能;2、在防漏护套本体的软体层内侧设置具有弹性的密封阻水圈,可在防漏护套本体与消防水带之间形成密闭结合,充分保证阻损止漏功能;3、当消防水带发生漏水现象时,只需将漏水点附近的防漏护套本体移至漏水点处即可,方便快捷,防漏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1、消防水带,2、防漏护套本体,3、软体层,4、编织层,5、密封阻水圈,6、抓握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包括防漏护套本体2,防漏护套本体2包括聚氨酯层3和包裹在聚氨酯层3外的编织层4,防漏护套本体2的聚氨酯层3内侧还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阻水圈5,密封阻水圈共有数个,数个密封阻水圈5均匀分布在软体层3的内侧,防漏护套本体2上还设置有便于手抓握的抓握钩孔6,每个防漏护套本体2上均设置有两个抓握钩孔6,两个抓握孔6分布于防漏护套本体2的两端,数个防漏护套本体2可移动地环绕安装在消防水带1外,且数个防漏护套本体2均匀分布在消防水带1上,消防水带1也包括聚氨酯层3和包裹在聚氨酯层3外的编织层4,防漏护套本体2内的密封圈5的内径略小于消防水带1的外径。
上述一种阻损止漏水带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当消防水带1某处发生磨损将要漏水或已经开始漏水时,在消防水带1不通水或压力不高的情况下将其移到需要的位置,以便于防漏护套本体2顺利地在消防水带1上移动,将漏水磨损点处就近的防漏护套本体2移至漏水磨损点处,并将其覆盖住漏水磨损点,当消防水带1内通入高压水后消防水带1迅速膨胀,防漏护套本体2内侧的位于漏水磨损点两端的两个相邻的密封阻水圈5与消防水带紧密贴合,两个密封阻水圈5、消防水带1和防漏护套本体2之间形成一个绝对密闭的空间,可充分保证阻损止漏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南通龙涛水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南通龙涛水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0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环保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