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1445.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娇;刘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地址: | 266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病人 自残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靠近上端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位患者头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还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位患者手部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用于限位患者腿脚部的第二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具有较好的约束效果,有效避免了患者发病产生自残的行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经常有精神病人的行动不受控制而出现疯癫打人的事情,不但给护理人员带来麻烦,更给身边人的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大多采用绑缚的方式对精神病人进行限制约束,但现在仅通过简单的绳子进行绑缚,精神病人的手脚可活动性大,还会在一定的范围使得精神病人受到自残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简单的绳子进行绑缚,精神病人的手脚可活动性大,还会在一定的范围使得精神病人受到自残损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靠近上端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位患者头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还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位患者手部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用于限位患者腿脚部的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均包括两个对称固定连接在床板表面的第二限位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还铰接有与两个第二限位板对应的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床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定位块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定位块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杆位于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多个所述拉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均贯穿伸出固定块外且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板,所述定位杆远离床板的一侧杆壁设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层海绵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
优选的,所述床板靠近上端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绑缚带,所述床板靠近上端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绑缚带的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绑缚带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塞入患者嘴部防止患者咬舌的防咬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左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对应患者腰部位置的第二绑缚带,所述床板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二绑缚带的第二固定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通过设有的两个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第一绑缚带和第二绑缚带,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具有较好的约束效果,有效避免了患者发病产生自残的行为。
2、该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通过设有的定位块、固定块、凹槽、推力弹簧、定位杆、定位槽、拉杆和拉板,能够实现对弧形夹板的快速拆装,便于使用。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具有较好的约束效果,有效避免了患者发病产生自残的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神病人用的防自残约束装置的床板和弧形夹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未经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1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