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2681.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慎东;王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德讯威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3/00 | 分类号: | C03C2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玻璃 细孔 裂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清洗微晶玻璃侧面的导液构件,导液构件包括导入接头和导出接头,导液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堵头,堵头用于使化抛液不从导液构件的两侧流出待清洗微晶玻璃,化抛液能够依次从导入接头,通过并冲洗毛细孔,经导出接头排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提高了微晶玻璃中毛细孔微裂纹处理技术的处理精细度,同时也加快了处理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晶玻璃材料的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以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广泛用作于激光陀螺谐振腔的材料。随着激光陀螺向高精度、高寿命的方向不断发展,微晶玻璃材料机械加工的技术和工艺在加工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有许多限制因素,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是机械加工所产生的内表面微裂纹在激光陀螺工作过程中严重影响激光光路的传输,增加不必要的衍射和散射,与正向激光光路发生耦合,使激光陀螺敏感到的最小角速度增大,从而降低激光陀螺精度,微晶玻璃在用作于激光陀螺谐振腔的材料时,需要加工开通孔,或者在微晶玻璃内开通毛细孔,然而毛细孔往往会存在一些微裂纹,为了减少微晶玻璃毛细孔中激光光路传输的不必要的衍射和散射,这时就需要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的微裂纹;
作为一种改进,目前,行业内使用打磨、激光加工等技术措施处理微晶玻璃中毛细孔的微裂纹,这种处理可以使得谐振腔里面光线传播路径不会因为微裂纹发生不必要的散射,影响激光陀螺的精度,但是目前微晶玻璃中毛细孔微裂纹处理技术存在处理精细度不高且处理速度较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解决了目前微晶玻璃毛细孔微裂纹处理技术的处理精细度不高且处理速度较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清洗微晶玻璃侧面的导液构件,导液构件包括导入接头和导出接头,导液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堵头,堵头用于使化抛液不从导液构件的两侧流出待清洗微晶玻璃,化抛液能够依次从导入接头,通过并冲洗毛细孔,经导出接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堵头设置为6个。
每个堵头与待清洗微晶玻璃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在毛细孔部分有微裂纹的情形下,靠近部分有微裂纹的毛细孔两侧设置连接导入接头和导出接头,化抛液能够依次从导入接头,通过并清洗部分有微裂纹的毛细孔,经导出接头排出。
导出接头有导液孔,导液孔用于导出化抛液。
导液构件连接抽送泵,抽送泵连接电源,电源驱动抽送泵使抛光液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去除微晶玻璃中毛细孔微裂纹的化抛装置,通过捐弃以往庞大的工装以及其他占用空间的工艺,采用使微晶玻璃不用完全浸润于化抛液中进行清洗,使用堵头和接头将化抛液导流即可完成清洗工作,提高了微晶玻璃中毛细孔微裂纹处理技术的处理精细度,且加快了处理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中化抛液的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微晶玻璃毛细孔中微裂纹的化抛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1.堵头,2.导入接头,3.导出接头,4.密封垫片,5.待清洗微晶玻璃,6.导液孔,7.毛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德讯威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德讯威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2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电子菜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管定长熔断烧结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