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531.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达;李晖;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富特电磁科技(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98 | 分类号: | H01F41/098;H01F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工装,所述绕线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围合呈闭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降低线圈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加工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工装。
背景技术
线圈是变压器及电抗器等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将线圈绕制完成后再进行产品的整体装配。不同的产品需要的线圈的尺寸不同,差异较大。目前,通常通过绕线机在绕线模具上绕制线缆从而形成线圈,线圈的尺寸由绕线模具决定。
现有技术中,绕线模具通常为实心方模,其尺寸固定,在生产多种产品需要的线圈时,需要多种不同尺寸的实心方模,导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绕线模具及绕线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生产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模具,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凹槽及第四凹槽;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之间;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侧板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围合呈闭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阶梯状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一侧阶梯状凹陷形成所述第三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侧阶梯状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侧阶梯状凹陷形成所述第四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宽度与所述第四凹槽的开口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线工装,包括:驱动组件、夹持组件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绕线模具;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转动;
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绕线模具连接,用于夹持所述绕线模具并带动所述绕线模具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富特电磁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未经特富特电磁科技(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床用控制面板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的绕线模具及绕线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