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显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945.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汤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动控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板 输出接口 断电保护装置 输入输出端口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后备电源 输入接口 电路板电性 可视化显示 报警信号 拆装方便 电性连接 电源模块 控制芯片 控制器 楼宇 输出 监控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化显示控制器,包括外壳和输入输出板,所述输入输出板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输入输出板上安装有电源模块、控制芯片、输入接口、输入输出端口、断电保护装置,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被安装在所述输入输出板,所述断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电路板、后备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后备电源、输出接口被分别安装在保护电路板上,通过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的电性连接,将所述输入输出板与保护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输入输出板监控楼宇内状况,将画面及报警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利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电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显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一些楼房内设置有大量的电子设备,比如摄像头,扬声器,报警器等等一系列的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需要将电脑来控制,设备信息需要反馈给电脑,电脑的使用现已非常普及,种类主要有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两大类,但是台式机的主机体积较大,而笔记本电脑内部设有较重的充电电池,再加上显示器、键盘灯,使其重量较重,因此台式机和笔记本在携带上都不方便,因此,出现了微型移动电脑,微型电脑可以通过连接设备将外部设备与微型电脑连接在一起,通过微型电脑控制这些外部设备,与台式机和笔记本相比,微型电脑为了追求小巧轻便的特性,在微型电脑内的控制电路板不会采用风扇进行散热,这使得微型电脑在散热效率比较差。
因此楼宇利用微型电脑控制楼宇内的设备,方便快捷,但由微型电脑内的控制器处理时,控制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使得控制器内的电路板的温度上升非常快,需要进行散热;同时,控制器主要利用外部电源为其工作进行功能,而当楼房内出现断电的特殊情况下,控制器因为断电而无法进行工作,而该控制器主要用于管理显示设备,整合显示设备内传输的信息,实时监控楼宇内情况,突然断电会造成该控制器停止工作,内部的时间由于没有电源供电而停止,时间表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显示控制器,在输入输出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电路板,保证了在控制器出现断电时,支持实现实时时钟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继续工作,维护时间表,保护输入输出板内数据,防止出现信息混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化显示控制器,包括外壳和输入输出板,所述输入输出板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板上安装有电源模块、控制芯片、输入接口、输入输出端口、断电保护装置,所述输入输出端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所述断电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电路板、后备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后备电源、输出接口被分别安装在保护电路板上,通过输出接口与输入接口的电性连接,将所述输入输出板与保护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接受外部指令信号,经控制芯片处理后通过输入输出端口将输出到控制信号外接设备上,断电时利用所述后备电源为所述输入输出板供电,保证了所述输入输出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插头、USB充电插口和与所述USB充电插座匹配的电源线,所述USB充电插口分别与控制芯片和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插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板上还包括有用于连接显示设备模块的显示接口、用于连接音频设备模块的音频接口、用于与太网交换机模块相连的网线插口、用于连接外接设备模块的USB接口以及用于插入存储容量扩展模块的存储模块。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为TF卡读写器,所述的存储容量扩展模块为TF卡。
优选地,所述USB充电插口、显示接口和音频接口安装在输入输出板一边,输入输出板相邻的一边安装有网线插口和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板上的输入接口包括排针,所述保护电路板上的输出接口包括排母,通过所述排针与排母配合连接,使得所述输入输出板上的输入接口与保护电路板上的输出接口电性连接,从而将输入输出板与保护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动控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动控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