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5784.3 | 申请日: | 201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雨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7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电感应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夹持座、加热线圈和缩口模块;通过采用加热线圈加热后,将加热线圈的嵌套在装有铝合金杆件的夹持座上端部,对铝合金杆件进行加热;通过缩口模块的缩口球置于杆件的端部外表面,通过调节锥轴调节螺母,将缩口球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通过缩口球实现铝合金杆件的端口缩径采用活动式的压紧箍与下固定箍在压紧螺栓的调节下进行配合,使得整体结构可适应不同直径的铝合金杆件,提高整体的使用范围;此外,在下固定箍的内壁上设置弧形弹片,通过弹片的接触形变增加夹持工装的可夹持的铝合金杆件直径;在压紧箍的内壁设置防滑单元,增加整体结构的防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杆件衔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一般的铝合金杆件采用承插型接口,不再需要套管结构,这样可以使得焊缝数量减少,打磨工作避开了角部区域;国内陆用管道常有承插型铝合金管道,其制作有专门的浇注模具。为在不减小管壁厚度的情况下,采用热加工,挤压管壁、再通过局部缩口的方式,形成承插口,来解决铝合金杆件的衔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能够解决一般的铝合金杆件之间的衔接采用套管结构,导致铝合金杆件之间的衔接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操作台、夹持座、加热线圈和缩口模块;
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与夹持座和缩口模块配合的滑轨;所述夹持座与缩口模块沿着水平方向通过滑块设置在操作台上的滑轨上;所述夹持座与缩口模块同轴设置;所述加热线圈连接有电源且加热线圈吊装设置在夹持座与缩口模块之间;
所述夹持座包括固定架、压紧螺栓和压紧箍;所述固定架包括侧接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箍;所述侧接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箍整体成型;所述侧接板上垂直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上固定板与侧接板的一端互相垂直呈L型结构,所述上固定板上开有与压紧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栓拧入上固定板的螺纹孔中,所述压紧箍固定设置在压紧螺栓的端部跟随压紧螺栓移动;所述下固定箍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接板的另一端与上固定板相对设置;
所述缩口模块包括缩口调节单元、缩口球、复位弹簧、缩口球连杆、锥度轴杆和锥轴调节螺母;所述缩口调节单元水平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所述缩口调节单元的轴线方向上开有一容纳锥度轴杆和缩口球连杆的安装孔;所述缩口球连杆具一对且呈喇叭状分布在缩口调节单元的安装孔内,所述缩口球连杆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缩口球分别连接在该对缩口球连杆上靠近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锥度轴杆沿着水平方向设置在缩口球连杆之间,所述锥度轴杆在水平方向通过锥轴调节螺母驱动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所述锥度轴杆与缩口球连杆之间通过斜面贴合,锥度轴杆在水平方向移动时驱动缩口球连杆端部的缩口球在径向移动对钢管端部进行扩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箍包括基座、弧形箍和弧形弹片;所述弧形箍具有一对且分别连接基座的两端相对设置,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箍的内壁上;所述压紧箍呈半圆形结构且开口方向与下固定箍相对设置在压紧螺栓的驱动下实现铝合金件的夹紧,所述压紧箍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箍的内壁上的防滑单元为互相平行的防滑凸筋或锯齿状防滑波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加热线圈加热后,将加热线圈嵌套在装有铝合金杆件的夹持座上端部,对铝合金杆件进行加热;通过缩口模块的缩口球置于杆件的端部外表面,通过调节锥轴调节螺母,将缩口球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通过缩口球实现铝合金杆件的端口缩径;采用该装置进行缩口可减少套管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雨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雨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5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