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556.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9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强;许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2240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散 减震 固定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包括横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和导光扩散板,所述横向固定板和纵向固定板呈矩形分布,且两者构成矩形框架,并且两者内部设置有导光扩散板,所述纵向固定板面向导光扩散板一侧的表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旋转槽,且旋转槽内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纵向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弹力绳穿入的通孔,且相邻2个纵向固定板相对的一侧表面焊接连接有相互吸附的,所述导光扩散板面向纵向固定板的两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卡板永磁铁。该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通过弹力绳弹性来对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避免导光扩散板受损,有效的保护了导光扩散板不受损坏,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扩散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
背景技术
导光扩散板在安装时,均是通过矩形框架将导光扩散板包边住,在进行固定,但现有的框架均为刚性结构,当导光扩散板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不能很好进行减震缓冲,容易造成导光扩散板损坏,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框架均为刚性结构,当导光扩散板受到外界作用力时,不能很好进行减震缓冲,容易造成导光扩散板损坏,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包括横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和导光扩散板,所述横向固定板和纵向固定板呈矩形分布,且两者构成矩形框架,并且两者内部设置有导光扩散板,所述纵向固定板面向导光扩散板一侧的表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旋转槽,且旋转槽内部设置有旋转柱,所述纵向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弹力绳穿入的通孔,且相邻2个纵向固定板相对的一侧表面焊接连接有相互吸附的,所述导光扩散板面向纵向固定板的两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卡板永磁铁,所述旋转柱面向导光扩散板一侧表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板与卡槽构成卡合连接,所述横向固定板开设有与通孔相互连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力绳延伸至连接柱内部,且连接柱的内壁与弹力绳之间为固定粘接,并且连接柱的外壁与螺纹孔之间为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向固定板和导光扩散板均呈等间距分布,且相邻的2个纵向固定板和导光扩散板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槽的断面呈圆弧形,旋转柱整体呈圆柱状,且旋转柱的外壁与旋转槽的槽壁相贴合,并且两者贴合处呈光滑状。
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纵向固定板,螺纹孔贯穿横向固定板,且通孔的内径小于螺纹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内嵌于旋转柱的侧面,且永磁铁的表面与侧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一端为开口状的圆柱形结构,且连接柱为金属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导光扩散板用减震固定框架由横向固定板和纵向固定板构成,两者拼接呈矩形框架并对导光扩散板进行固定,而纵向固定板由多节组合而成,导光扩散板由多块组合而成,当某一块导光扩散板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力度会传递给与之对应的纵向固定板,由于纵向固定板之间通过弹力绳贯穿,这样与之对应的纵向固定板会脱离其余的纵向固定板发生位移,并通过弹力绳弹性来对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避免导光扩散板受损,有效的保护了导光扩散板不受损坏,使用寿命长;
纵向固定板上设置有可轴向旋转的旋转柱,而导光扩散板两侧插在旋转柱上,当作用力作用于导光扩散板一端时,该端对应的旋转柱随着纵向固定板发生位移,而另一端对应的旋转柱在纵向固定板进行轴向转动,进而使得导光扩散板可以随着纵向固定板发生偏斜,在减震缓冲的同时,其自身不会受到影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表面清洁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U形连接部减振器下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