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拼装式海床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7924.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洋;张帅;魏铃铃;王明;孙贵林;吴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艾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框架结构 拼装 固定装配 模组 拆卸 立体观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 配置 海床基 网格架 底架 吊架 结构通用性 模块总成 模组装配 有效解决 拼装式 撑托 床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拼装式海床基,包括模块总成,其被配置为由多个拼装模组装配的外框架结构;底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且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在所述拼装模组上;吊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且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在所述拼装模组上;网格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所述网格架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于所述底架和吊架上、且撑托所述拼装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海床基大小能够调整、结构通用性强,有效解决水下立体观测系统中海床基结构单一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的海床基,尤其涉及一种海床基大小能够调整、结构通用性强的拼装式海床基。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下立体观测以传统式浮标为主,传统浮标观测系统搭载的仪器设备几乎全部在浮标本体,无需往海面及以下供电。目前国内设计的海床基主要应用于海底缆式观测,立体观测海床基还没有成熟产品。国外海床基结构复杂、种类多样。因此,在传统立体观测系统中,对于不同水深、不同监测仪器和设备,传统海床基在结构通用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对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水下锚系立体观测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浮标的功能,还能够对海洋剖面、海底等进行全面立体观测。该观测系统监测仪器分布海床基上,可根据实际情况拼装适应该系统的海床基结构。
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传统观测只停留在水体表面,不能同时监测海底环境,而且结构通用性上有一定的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床基大小能够调整、结构通用性强的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拼装式海床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立体观测系统用拼装式海床基,包括,
模块总成,其被配置为由多个拼装模组装配的外框架结构;
底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且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在所述拼装模组上;
吊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且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在所述拼装模组上;
网格架,其配置在所述外框架结构内部,所述网格架能够拆卸的固定装配于所述底架和吊架上、且撑托所述拼装模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拼装模组包括底管、顶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管和顶管上,其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底管和顶管;所述底管和顶管的两端均设有端盖,使得底管和顶管内部形成密封封闭空间;所述底管所在管体的中部设有安装板,所述顶管所在管体的中部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相邻两个所述拼装模组装配时,其中一个拼装模组的底管与另一个拼装模组的底管通过紧固件和各自的端盖配合固定装配、且装配在一起的两个底管之间设有调整垫圈;其中一个拼装模组的顶管与另一个拼装模组的顶管通过紧固件和各自的端盖配合固定装配、且装配在一起的两个顶管之间设有调整垫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外框架结构还具有转弯连接管和直通连接管,所述转弯连接管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拼装模组,使得由多个拼装模组拼装装配的外框架结构具有环形结构;所述直通连接管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拼装模组,使得由多个拼装模组拼装装配的外框架结构具有顶部窄、底部宽的椎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拼装模组与转弯连接管之间设有调整垫圈,所述拼装模组与直通连接管之间设有调整垫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顶管和底管均为空心管,用于提供海床基上升的浮力。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底架包括长板和短板,所述长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装配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拼装模组各自对应的底管的安装板上;所述短板固定装配在长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7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自由度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多功能可放线水下航行器及其放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