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8184.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柯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昌瑞橡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铁路 垫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所述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护板、磁铁、第一加强筋、弹性气囊和固定柱,多个第一插入槽和多个第二插入槽分别位于铁轨的底面和两侧,所述垫板本体位于铁轨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垫板本体一体成型,并与铁轨的第一插入槽相适配,两个所述护板与所述垫板本体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护板一体成型,并与第二插入槽相适配,多个所述磁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内,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固定柱与每一所述弹性气囊固定连接,用以将轨下垫板与铁轨形成固定结构,避免造成轨下垫板侧滑,保证列车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铁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为使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保证乘客在乘坐列车时的舒适感,一般会在铁轨与混凝土轨枕之间设置轨下垫板来实现减震效果。
但是现有轨下垫板安装时仅仅是放置于铁轨的下方,并未形成固定结构,在列车长期运行后,转弯时受到冲击力,容易造成轨下垫板侧滑,从而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旨在解决现有轨下垫板未与铁轨形成固定结构,容易造成轨下垫板侧滑,从而影响列车平稳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所述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护板、磁铁、第一加强筋、弹性气囊和固定柱,铁轨具有多个第一插入槽和多个第二插入槽,多个第一插入槽分别位于铁轨的底面,多个第二插入槽分别位于铁轨的两侧,所述垫板本体位于铁轨的下方,所述垫板本体具有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垫板本体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垫板本体的上表面,且与铁轨的第一插入槽相适配,多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垫板本体的底面,所述护板与所述垫板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护板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垫板本体左右两侧,且包裹铁轨,所述护板具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护板一体成型,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护板靠近铁轨的一侧,且与第二插入槽相适配,所述磁铁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内,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之间,所述弹性气囊和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气囊与所述垫板本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凹槽内,每一所述固定柱与每一所述弹性气囊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弹性气囊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凸起和三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构成直角三角形。
其中,所述高铁重载铁路轨下垫板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垫板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垫板本体和铁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垫板本体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垫板本体的上表面的高度差。
其中,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铁轨一侧的端面为磨砂面。
其中,所述垫板本体还具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纵向均布设置于所述垫板本体内,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横向均布设置于所述垫板本体内,每一所述第三加强筋与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并位于相邻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
其中,所述垫板本体还具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与所述垫板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插入杆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垫板本体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昌瑞橡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昌瑞橡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8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装置固定架
- 下一篇:引流管头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