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元书纸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2515.X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琦;钟予碧;高孝国;马丁;董硕;杨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B1/30 | 分类号: | D21B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书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书纸舂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包括交流电机、转轮组和传动皮带;交流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皮带与转轮组连接,带动转轮组转动;输出转轮同轴设置有驱动压杆;压杆和石杵结构包括压杆和石杵,压杆中部固定在机架上,能沿安装点旋转运动;压杆的一端固定石杵,石杵与储料槽垂直相对;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滑轮与驱动压杆配合安装,压杆在驱动压杆的作用下沿安装点往复旋转,带动石杵在储料槽中做上下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机械原理简单,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生产的竹纤维细腻松软,完全能够达到制作优质元书纸的标准。使用电动代替人力,高效快速的得到高质量的竹纤维。且在敲打的力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舂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元书纸舂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元书纸生产历史悠久,元书纸的特点是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等等,一张好纸的寿命甚至可达千年不腐。然而,元书纸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漫长,从获取竹料到晾晒成纸需要经过72道工序,花费时长数月之久,优质的元书纸甚至需要经过若干年的积淀。另外,元书纸的制作对造纸手工艺者的水平和经验要求极高,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操作才能生产出具有相当水准的元书纸。
纯手工制作是生产优质元书纸的唯一途径,也正因此元书纸的制造成本相当的高,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其中,舂料是将发酵软化的竹料转化为细小的竹纤维的过程,其传统方法是人依靠杠杆原理,踩动石锤的一端,再松开,石锤的另一端自由落下,凭重力敲击竹料达到效果。本装置沿袭古法造纸的原理和工序,通过机械传动代替人力踩的动作,从而减少人力投入。造纸者只需要打开开关、加入竹料即可全自动地进行舂料过程。本装置与传统人力敲打原理相同,制作出的竹纤维品质完全可以达到人工水平,且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书纸舂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结构、压杆和石杵结构、储料槽;所述的传动结构、压杆和石杵结构固定在机架上;传动结构包括交流电机、转轮组和传动皮带;交流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皮带与转轮组连接,带动转轮组转动;输出转轮同轴设置有驱动压杆;
压杆和石杵结构包括压杆和石杵,压杆中部固定在机架上,能沿安装点旋转运动;压杆的一端固定石杵,石杵与储料槽垂直相对;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滑轮与驱动压杆配合安装,压杆在驱动压杆的作用下沿安装点往复旋转,带动石杵在储料槽中做上下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轮组包括一对转轮,交流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皮带与第一转轮连接,带动第一转轮转动;第一转轮同轴固定有传动轮,转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轮连接,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同轴设置有驱动压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转轮和压杆由H型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石杵由自然青石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料槽由厚木板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交流电机选用工作电压为380V、工作功率为4000W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机械原理简单,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生产的竹纤维细腻松软,完全能够达到制作优质元书纸的标准。使用电动代替人力,可以高效快速的得到高质量的竹纤维。且在保证提高速度的同时,敲打的力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杆和石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储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2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芽组织专用刮治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碱性黄染料防沉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