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3069.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兴;刘文斌;吕洲;李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11387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接渣 沙土 格栅板 预清理系统 坡道 格栅条 本实用新型 分体式结构 车辆底盘 车辆通过 机动性强 建筑领域 平行设置 清扫机构 施工车辆 卸料装置 残余的 上平面 镂空 排出 湿式 洗车 转运 车轮 接纳 洁净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预清理系统设置在湿式洗车台前,包括格栅板、坡道架和接渣底盘,格栅板固定在坡道架的上平面,格栅板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格栅条,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为镂空缝隙。车辆通过预清理系统时,车轮在格栅板上起伏前进,使车辆产生震动,从而实现沙土预清理。格栅板下方设置的接渣底盘接纳震落的沙土,通过卸料装置实现接渣底盘的倾斜,便于沙土排出转运,接渣底盘上设置的清扫机构即时将接渣底盘上残余的沙土清理掉实现接渣底盘的洁净清理。整个系统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方便安装,机动性强,搭建成本低,主要部件便于更换,对车辆底盘沙土清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建筑施工、市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堆放和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车辆轮胎沾染尘土、淤泥产生的扬尘和道路污染造成了周边地区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超标,产生大气污染。为解决这类问题,做到施工减尘,需要设立洗车台对施工车辆进行冲洗,避免施工车辆带尘上路行驶产生扬尘。目前大部分建筑工地依然普遍采用高压水枪洗车台甚至人工操作水枪对车辆进行直接冲洗,以冲洗掉附着的尘土泥沙,不仅增加人力成本,遇到附着在车辆底部的土块等块状杂物,由于水冲洗是沙土逐层冲洗掉,在冲洗过程中需大水量长时间冲洗才能逐渐冲掉,冲洗时间长,浪费大量的水资源。由于车辆冲洗时间有限,有的块状沙土未被冲洗掉,车辆带沙土上路,在行驶途中容易震动散落,影响环境卫生,增加路面维护成本。冲洗掉的大量沙土淤积在洗车台下方的水槽内不易清理。尤其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施工,这样的洗车方法很难实现高效的清洁。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洗车台依然依赖高压水枪的湿式冲洗。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以至少解决目前施工车辆底板沙土冲洗浪费水资源,沙土淤积不方便清理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其设置在湿式洗车台前,包括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底部悬空,所述格栅板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格栅条,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为镂空缝隙,所述格栅条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的间距小于车辆轮胎的半径。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预清理系统还包括两个坡道架,分别为驶入坡道架和驶离坡道架,所述格栅板安装在所述驶入坡道架和所述驶离坡道架之间,所述格栅板的高度与所述驶入坡道架和驶离坡道架的顶点平齐。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预清理系统还包括格栅板支架,所述格栅板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格栅板支架设置在所述驶入坡道架和所述驶离坡道架之间,所述格栅板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格栅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预清理系统还包括接渣底盘,所述接渣底盘设置在所述格栅板的下方。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预清理系统还包括接渣底盘固定架,所述接渣底盘固定架用于承载所述接渣底盘,所述接渣底盘设置在所述接渣底盘固定架上。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接渣底盘的一边与所述接渣底盘固定架铰接,所述接渣底盘可绕铰接边转动,实现所述接渣底盘倾斜,便于排渣。
在如上所述的施工车辆底盘沙土预清理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预清理系统还包括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渣底盘与所述接渣底盘之架之间,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伸长和缩短带动所述接渣底盘绕铰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3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