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3971.6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强瑞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A63B22/08;A63B2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4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病人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包括坐垫和座椅上套管,所述坐垫安装在座椅上套管的上端,所述坐垫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支撑背板,所述支撑背板的上端设置有靠背,可以通过旋拧升降控制器将装置调整到适宜高度,再通过旋拧拉伸控制器将手转盘调整到距离病人坐在坐垫时的适当距离,再将坐垫下的固定卡座放置在固定支架上,滑动至病人最适宜作出训练动作时,将U型螺杆穿过卡座固定孔和支架固定孔,再将螺帽旋拧到U型螺杆的一端,将固定卡座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升降旋钮将坐垫的高度适当调节方便病人使用,康复训练结束时,也可以将U型螺杆取下,从而将座椅拿下来,节约室内空间,使得康复训练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
背景技术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是康复器材,康复器材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
现有的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些病人病情较重,不能够保持站立,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也往往需要被动训练,所以需要加设座椅,座椅一般不可调节或者操作麻烦,不方便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座椅不易调节不方便患者使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病人康复训练架,包括坐垫和座椅上套管,所述坐垫安装在座椅上套管的上端,所述坐垫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支撑背板,所述支撑背板的上端设置有靠背,所述座椅上套管的下端圆周外部套接有升降旋钮,所述升降旋钮的下端设置有座椅下套管,所述座椅下套管的最下端连接有固定卡座,所述固定卡座的下端周长内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卡座与固定支架通过U型螺杆固定连接,所述U型螺杆的左端圆周外部套接有螺帽,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横向的支架固定孔,所述固定支架的最后端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固定卡座的下端设置有横向的卡座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前侧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下调节套管,所述下调节套管前侧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固定裹带,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连接有脚踏盘,所述脚踏盘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脚踏盘与踏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脚踏盘的下侧设置有前支架,所述脚踏盘与前支架通过支架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调节套管的上端圆周外部设置有升降控制器,所述下调节套管的上端圆周内部套接有上调节套管,所述上调节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上端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装置箱与连接柱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最上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装置箱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的前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拉伸控制器,所述拉伸杆的后端设置有手转盘,所述手转盘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握把,所述显示屏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座固定孔的圆周直径大小等于支架固定孔的圆周直径大小,所述卡座固定孔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座固定孔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U型螺杆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支架固定孔共设置有十五个,十五个所述支架固定孔的圆周直径大小相同,十五个所述支架固定孔的间隔相同,所述U型螺杆的圆周直径大小略小于支架固定孔的圆周直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上调节套管的圆周外壁直径大小略小于下调节套管的圆周内壁直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踏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踏板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握把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握把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前支架之间保持平行状态,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支架之间保持垂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强瑞,未经刘强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3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LNG接收站气化装置与电厂循环水联合利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