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井三相流计量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4782.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叶军;周瑞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精特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慧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罐 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 接口连通 气体管道 湿度测量 液体管道 平行端 计量 第一液位传感器 气体压力传感器 气体流量计 三相混合物 液体流量计 液位传感器 侧壁连通 出口管道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接口连接 气液分离 入口管道 控制器 气井 垂直端 罐内壁 三相流 分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领域,具体涉及气井三相流计量橇,包括分离罐和控制器,分离罐顶部通过气体管道与三通阀平行端一接口连通,分离罐内顶部固定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分离罐底部通过液体管道与三通阀平行端另一接口连通,分离罐内壁固定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分离罐内底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液体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分离罐侧壁连通有入口管道,三通阀垂直端接口连接出口管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进行实时并且分类计量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领域,具体涉及气井三相流计量橇。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中,油井的油气水产量是重要的油藏分析参数,是掌握油井生产动态和分析储油层变化的重要依据,必须实时计量。但是,由于中国单井产量大多在每天几吨到十几吨,为了节约成本,往往8-12口生产井设置一个计量站,巡回计量每口井油气水的产量,通过采用分时段计量的方式对多个油井进行计量,以一段时间的产量来推算日产量。这需要根据油井分布进行配置,如果在油井分布较为稀疏的区域,为单个油井设置计量站则十分浪费。所以,针对油田的实际生产现状,设计一种便于实时检测的计量系统就显得格外必要了。
目前,在油气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单井产出的产物为油、气、水三相混合物,需要对油、气、水的流量分别进行计量,以便制定合适的生产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井三相流计量橇,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油、气、水三相混合物进行实时并且分类计量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气井三相流计量橇,包括分离罐和控制器,所述分离罐顶部通过气体管道与三通阀平行端一接口连通,所述分离罐内顶部固定有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气体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
所述分离罐底部通过液体管道与三通阀平行端另一接口连通,所述分离罐内壁固定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分离罐内底部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体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液体流量计、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所述分离罐侧壁连通有入口管道,所述三通阀垂直端接口连接出口管道;
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液体流量计、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三通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液体流量计、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的检测数据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分离罐侧壁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气体流量计、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液体流量计、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的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分离罐内部的液位高于上限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到通液阀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分离罐内部的液位低于下限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到通气阀位。
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量计检测得到的值G为气体流量,所述液体流量计检测到的值L为液体流量,所述第一管道湿度测量计检测到的值H1为气体中的含水率,所述第二管道湿度测量计检测到的值H2为液体中的含水率;
水流量的计算公式为:W=L+G×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精特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精特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4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混配设备的自动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节流管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