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4995.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峰;梅葵花;李昊辰;孙胜江;孙亚民;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28 | 分类号: | G01N3/2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rp 筋锚具 系统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属于力学实验设备领域,所述的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底梁、铰支座、上横梁U型连接板、下横梁U型连接板、矩形连接板、反力地梁、配重机构、调节螺母、调节螺杆、下固定器、上固定器、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相对普通蠕变试验装置,可同时满足FRP筋材和锚具系统的蠕变试验要求,具有安装方便、加载效率高等特点。本试验装置利用双杠杆原理,只需在配重机构内添加一定数量的配重,通过上横梁与下横梁的两次杠杆增大效应,即可为整个FRP筋锚具系统提供持久恒定的荷载,荷载放大系数可达到40。同时整个装置可以依靠反力地梁进行锚固,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学实验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FRP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材料,其横向受力性能较差,因此针对FRP筋材专门设计开发了机械夹持式、粘结型和复合式等三种FRP筋锚具系统。为了充分发挥FRP筋材的性能,延长FRP筋及其锚具系统的使用寿命,需要对FRP筋锚具系统的蠕变时效行为进行研究。已有的蠕变试验装置主要用于测试FRP筋材的长期蠕变性能,但无法测试FRP筋锚具系统(尤其是粘结型和复合式锚具)的蠕变行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本装置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加载,为系统提供持久恒定的荷载,可同时满足FRP筋材和锚具系统的蠕变试验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FRP筋锚具系统蠕变试验装置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立柱3、底梁4、铰支座5、上横梁U型连接板6、下横梁U型连接板7、矩形连接板8、反力地梁9、配重机构10、调节螺母11、调节螺杆12、下固定器13、上固定器14、力传感器15,所述的立柱3通过底梁4固定安装在反力地梁9的一端顶部,立柱3的顶部安装有铰支座5,调节螺杆12通过底梁4固定安装在反力地梁9的另一端顶部,下横梁U型连接板7通过调节螺母11安装在调节螺杆12上,上横梁1铰接在铰支座5上,上横梁U型连接板6通过销轴铰接在上横梁1的一端,上固定器14固定安装在上横梁U型连接板6底部,上固定器14上安装有力传感器15,上固定器14的正下方底梁4上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器13,矩形连接板8通过销轴铰接在上横梁1的另一端,下横梁2通过销轴铰接在矩形连接板8上,下横梁2一端安装有配重机构10,下横梁2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下横梁U型连接板7上。
进一步,所述的配重机构10包括四根螺杆Ⅰ17、上平板18、下平板19、螺柱20,所述的上平板18安装有一根螺柱20,螺柱20通过与螺母匹配固定在下横梁2上,四根螺杆Ⅰ17通过螺母安装在上平板18的上端,下平板19通过螺母安装在四根螺杆Ⅰ17的下部,配重物21放置在下平板19上。
进一步,所述的下固定器13与上固定器14的结构一致,包括四根螺杆Ⅱ22、固定台23,所述的固定台23通过螺母安装在四根螺杆Ⅱ22上,固定台23的中部开设有两个通孔,锚筋两端的锚具安装在下固定器13与上固定器14的固定台23中部的通孔中,然后通过与锚具螺纹相匹配的螺母对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普通蠕变试验装置,可同时满足FRP筋材和锚具系统的蠕变试验要求,具有安装方便、加载效率高等特点。本试验装置利用双杠杆原理,只需在配重机构内添加一定数量的配重,通过上横梁与下横梁的两次杠杆增大效应,即可为整个FRP筋锚具系统提供持久恒定的荷载,荷载放大系数可达到40。同时整个装置可以依靠反力地梁进行锚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安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4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臂电动回转吊机
- 下一篇:掩膜结构和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