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轮椅自助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5042.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6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香红;林福根;宋晖颖;张轶凡;李鑫;于冲冲;刘琰然;刘丽娜;陈相均;李先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21/10 | 分类号: | B66B21/10;B66B23/00;B66B23/02;B66B23/08;B66B25/00;G07F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轮椅 自助 坡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轮椅自助坡道,包括承载龙骨、导向滑轨、承载槽、定位夹具、速度传感器、行走驱动机构、托辊、弹性支座、缴费终端、控制电路,承载龙骨的槽体内设至少两条导向滑轨,承载龙骨内设至少一个承载槽,承载槽侧表面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托辊与承载槽下端面相抵并通过弹性支座与承载龙骨槽底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驱动自行车、轮椅等人力车辆上坡作业需要,降低自行车、轮椅等人力车辆上坡作业是的作业强度;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自行车、轮椅等人力车辆下坡作业时运行速度控制的精度,避免因车速过快、制动机构故障等造成的自行车、轮椅等人力车辆运行及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轮椅自助坡道,属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自行车骑行活动、残疾人、老年人乘坐轮椅出行等活动中,由于车辆运行道路随地势变化,往往存在坡度较大或长度较大的上坡路段及下坡路段,而自行车、轮椅等车辆均属于人力驱动设备,因此在行走至上坡路段时,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劳动强度大,人体易疲劳,严重时甚至因疲劳过渡而导致人体关节、肌肉受到损伤,而在下坡时,则需要手动驱动制动机构进行制动,制动效率及制动力控制精度差,极易 造成车辆运行速度过快而造成翻车、撞车等严重威胁车辆使用者安全性情况发生,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手段,从而给当前自行车、轮椅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给自行车、轮椅出行时车辆运行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自行车、轮椅等人力车辆坡道输送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轮椅自助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行车、轮椅自助坡道,包括承载龙骨、导向滑轨、承载槽、定位夹具、速度传感器、行走驱动机构、托辊、弹性支座、缴费终端、控制电路,其中承载龙骨为横断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承载龙骨至少两个且各承载龙骨间相互并联并平行分布在同一平面范围内,承载龙骨的槽体内设至少两条导向滑轨,且导向滑轨以承载龙骨轴线对称分布,并与承载龙骨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承载龙骨内设至少一个承载槽,承载槽侧表面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且承载槽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平行分布,承载槽通过行走驱动机构与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托辊若干,嵌于承载龙骨槽体内并沿承载龙骨轴线方向均布,托辊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垂直分布,与承载槽下端面相抵并通过弹性支座与承载龙骨槽底连接,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承载槽内设至少两个定位夹具,定位夹具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槽同轴分布,承载槽侧表面与导向滑轨间通过行走驱动机构相互滑动连接,且行走驱动机构嵌于导向滑轨内,并与承载槽侧表面通过铰链机构铰接,速度传感器数量与承载槽数量一致,每个承载槽下端面均设一个速度传感器,缴费终端、控制电路均共两个,且一个缴费终端和一个控制电路电气连接并构成一个工作组,缴费终端、控制电路构成的两个工作组分别分布在承载龙骨两端位置,且两个工作组相互电气连接并互锁,工作组中的控制电路另分别与定位夹具、速度传感器、行走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龙骨包括承载段及用于相邻两节承载段连接的连接机构,其中所述承载段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承载段间通过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所述承载龙骨上端设弹性密封条,所述弹性密封条共两条,以承载龙骨轴线对称分布并包覆在承载龙骨上端,且所述承载槽上端面高出弹性密封条上端至少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龙骨和承载槽底部均布若干透孔,且透孔轴线与承载龙骨轴线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与承载槽侧表面间通过球头铰链相互铰接,且所述承载槽侧表面另设至少一个电磁制动器,并通过电磁制动器与导向滑轨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驱动机构为行走轮、传动链、传动带、涡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及直线电动机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5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多高层建筑的蒸压砂加气外墙外保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供热管道用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