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作物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5571.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青;乔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树青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14;A01M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034100 山西省忻州***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栽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作物栽培装置,底座的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旋接固定有数个旋转架,每个旋转架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外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栽培盆放置架,每个栽培盆放置架内均活动嵌设有栽培盆,每个栽培盆的外侧壁均左右对称设有卡块,卡块的下表面与栽培盆放置架的上表面抵触设置,每个连接杆靠近栽培盆放置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立柱的上端套设固定有水箱,水箱的前方侧面贯通连接有软水管,软水管上设有数个分水管,每个分水管的外端头穿过支架后,设于栽培盆的上方,二号调节螺栓的下端头穿过支架后与支架内的分水管抵触设置;通过栽培盆放置架将栽培盆固定,且方便后期移栽取出,供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作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作物栽培一般都采用立体栽培进行种植,既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又可以方便浇灌,但是现有的立体栽培装置难以将栽培盆放置并固定,且在后期移栽过程中,需要将农作物植株从栽培盆内取出,如直接拔出易损坏植株根部,不利于植株的后期生长;另外,人工浇水的供水量不稳定,容易超出植株所需水量,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以上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农作物栽培装置,通过栽培盆放置架将栽培盆固定,且方便后期移栽取出,供水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底座的下方设有数个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上旋接固定有数个旋转架,每个旋转架的前侧均穿设并螺纹连接有一号调节螺栓,一号调节螺栓的内端头穿过旋转架后与立柱抵触设置;每个旋转架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外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栽培盆放置架,每个栽培盆放置架内均活动嵌设有栽培盆,每个栽培盆的外侧壁均左右对称设有卡块,卡块的下表面与栽培盆放置架的上表面抵触设置,卡块与栽培盆放置架之间利用轴销固定;每个连接杆靠近栽培盆放置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立柱的上端套设固定有水箱,水箱的前方侧面贯通连接有软水管,软水管上设有数个分水管,每个分水管的外端头穿过支架后,设于栽培盆的上方,支架的上端穿设并螺纹连接有二号调节螺栓,二号调节螺栓的下端头穿过支架后与支架内的分水管抵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栽培盆底部穿设并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的上端头穿过栽培盆的底部后旋接固定有推板,推板与栽培盆的内壁活动接触设置,且推板中与栽培盆的底部内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有带光控开光的灭虫灯,立柱前侧的底座上设有蓄电池,灭虫灯与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箱内设有分隔网,且分隔网活动套设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的左右两侧对称活动穿设并螺纹连接有数个支撑脚,支撑脚的下端头穿过底座后,套设固定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数个旋转架的配合使用,可根据需要将上下相邻的栽培盆交错开来,保证每个植株的日照充足;
2、二号螺栓与分支软管的配合使用,可调节供给的水流量,保证植株供水需求;
3、通过螺柱与推板的配合使用,植株移栽是,可将植株整个取出,保证了植株的完整性;
4、通过灭虫灯的使用,杀死害虫,避免害虫对植株造成伤害,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栽培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青,未经张树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5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用易清洗型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降噪型机械加工用管件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