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510.6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宏;潘美良;唐金富;苏敏;邵国昌;李基裘;柯红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侯福月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虫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诱虫器,包括一基座(100)和一盖(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中部凸设一圆锥形立柱(110),所述立柱(110)上端设置夹紧结构,所述立柱(110)穿过所述盖(200)并通过所述夹紧结构将所述盖(200)卡设于所述立柱(110)上,所述基座(100)周边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基座边圈(120),所述基座(100)和盖(200)的相对的内表面限定出一盛纳诱虫剂的盛纳腔(30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诱虫剂挥发慢及避免诱虫剂被其他动物误食,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诱虫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害虫防治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虫器。
背景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害虫的侵害,这些害虫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熟知的诱虫器或喂虫器(装置),这类装置具有一与一个盖相连的基座,该盖在基座上方延伸,两者共同形成一中空的本体。现有的诱虫器还存在开口较大,诱虫剂挥发较快或诱虫剂被其他动物误食等情况。因此,本领域研发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更便捷的诱虫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脚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诱虫器,包括一基座和一盖,所述基座中部凸设一圆锥形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设置夹紧结构,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盖并通过所述夹紧结构将所述盖卡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基座周边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基座边圈,所述基座和盖的相对的内表面限定出一盛纳诱虫剂的盛纳腔。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夹紧结构包括多个卡块、多个夹紧条,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立柱外侧面,所述夹紧条延由所述立柱向外延伸而成。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夹紧条的顶部外侧面分别设有突块。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立柱呈中空设置,所述基座与所述立柱对应位置留有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立柱呈上小下大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盖的面积大于所述基座的面积。
在上述的一种诱虫器中,所述盛纳腔内放置海绵。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诱虫剂通过设置夹紧结构,使得盖与基座结合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将盖的面积设置成大于基座的面积,配合基座边圈,缩小了盖与基座之间的空隙,以便减缓诱虫剂的挥发及减少其他动物的误食的情况,使其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基座;110、立柱;111、卡块;112、夹紧条;120、基座边圈;130、通孔;200、盖;300、盛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诱虫器,包括一基座100和一盖200,基座100中部凸设一圆锥形立柱110,且立柱110呈上小下大设置。
立柱110上端设置夹紧结构,立柱110穿过盖200并通过夹紧结构将盖200卡设于立柱110上,基座100周边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基座边圈120,基座100和盖200的相对的内表面限定出一盛纳诱虫剂的盛纳腔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未经淳安县蚕桑管理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IF微创固定导向拉钩
- 下一篇:一种Z型汽车零件推动折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