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固定的混凝土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811.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红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固定 混凝土 渗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混凝土渗透仪,涉及混凝土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及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多个检测孔,在所述检测孔上装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在所述检测孔中装设的多个承载板、在所述承载板底部连接的支撑杆及在所述承载板底部边沿装设的多个夹持件,在所述工作平台上靠近夹持件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与夹持件配合设置的转动槽,所述支撑杆插设于箱体中,并且可伸缩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中心位置开设有注水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作人员将模具放置于底座上对应的环形槽中时,快速便捷的模具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混凝土渗透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渗透仪是用于检测混凝土的渗透系数的仪器。渗透仪的基本结构包括试件套筒和水箱,根据液压原理进行设计,以电动机拖动水泵施压,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控制阀、试模座等连接。压力由水泵输出进入压力容器。然后输送到各试件系统进行加载试验。管路中装有电接点压力表和电气控制系统,通过对电接点压力表内的电触点的调节,可以使压力在0.1-1.5MPa的规定范围内进行恒压试验,使用时通过水泵或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水箱中的水输送给试件套筒中的样品。
如公开号为CN20589862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砂浆渗透仪,包括箱体、位于箱体上的工作平台、位于工作平台上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用于灌装砂浆的母模,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母模朝向底座方向延伸有套筒,所述底座设有与套筒相嵌设的环形槽,所述套筒表面与环形槽槽壁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需要进行检测工序时,将母模上的套筒嵌设于底座上的环形槽内,通过两者的螺纹配合,进而达到对母模和底座形成轴向固定的效果。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渗透仪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需要手动依次将每个母模与对应的底座进行螺纹配合,操作比较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混凝土渗透仪,能够在工作人员将模具放置于底座上对应的环形槽中时,快速便捷的模具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混凝土渗透仪,包括箱体及工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多个检测孔,在所述检测孔上装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在所述检测孔中装设的多个承载板、在所述承载板底部连接的支撑杆及在所述承载板底部边沿装设的多个夹持件,在所述工作平台上靠近夹持件的位置开设有多个与夹持件配合设置的转动槽,所述支撑杆插设于箱体中,且为可伸缩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中心位置开设有注水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混凝土渗透仪对混凝土进行渗透试验时,首先将模具放置于检测孔中,当模具底部与承载板接触,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承载板下压时,将支撑杆压缩,同时与承载板连接的夹持件被承载板带动向下运动,同时在转动槽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其顶部对模具进行夹持,将模具固定后,对其进行渗透试验,方便了工作人员工作,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成弧形设置的夹持杆及在所述夹持杆远离承载板一端设有的抵接件,所述抵接件成弧形设置,所述抵接件弧顶背离弧心一侧与夹持杆连接,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朝向承载板方向延伸,并且与承载板转动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模具放置于检测孔中后,当模具底部与承载板接触,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将承载板下压时,将支撑杆压缩,同时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的夹持杆在承载板的带动下, 向下运动,同时其夹持杆在转动槽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其远离承载板一端连接的抵接件向靠近模具的位置运动,直至与模具抵接,得以对模具进行夹持,将模具固定完成后,对其进行渗透试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抵接件远离夹持杆的一端装设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红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红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子板总成及其汽车
- 下一篇:一种固废垃圾气化熔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