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8253.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忠民;陈乐;童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地下 建筑物 综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包括位于地面下方且跨越地下建筑物的跨越段,跨越段的左右两侧为变舱段,变舱段远离跨越段的一侧为标准段;变舱段包括与标准段连接的第一变舱段和与跨越段连接的第二变舱段,第一变舱段的宽度大于标准段,高度等于标准段;第二变舱段高度低于第一变舱段,宽度等于第一变舱段;跨越段高度低于第二变舱段,宽度等于第二变舱段,该综合管廊充分考虑地下综合管廊与地下建筑物标高发生碰撞的情况,通过调整管廊断面,既保证管廊能从建筑物上跨越的方式通过,又能在满足规范条件下布置和调整廊内管线,降低工程费用,节约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埋设于地下的综合性管线廊体构筑物,因此管廊的设计势必受地下空间的影响,特别是在建成区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更是如此。地铁、排水管涵、河道等均是其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管廊一般采取上跨下穿的方式来躲避地下建筑物。当地下建筑物上覆土满足管廊高度要求时,可采取上跨越的方式通过。但当地下建筑物顶覆土深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就采取下穿越方式。然而,下穿越会带来许多弊端,如增加施工难度,增加管廊支护、措施成本。甚至,在沉降控制要求高的情况下只能采取顶管等特殊施工方式,造成投资大幅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覆土深度不能满足管廊常规埋深时,采用下穿越方式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包括位于地面下方且跨越地下建筑物的跨越段,跨越段的左右两侧为变舱段,变舱段远离跨越段的一侧为标准段;
变舱段包括与标准段连接的第一变舱段和与跨越段连接的第二变舱段,第一变舱段的宽度大于标准段,高度等于标准段;第二变舱段高度低于第一变舱段,宽度等于第一变舱段;跨越段高度低于第二变舱段,宽度等于第二变舱段。
进一步,标准段的管廊舱室包括一个综合舱和一个电力舱,第一变舱段、第二变舱段以及跨越段的管廊舱室均包括两个综合舱和两个电力舱,其中一个综合舱用于放置给排水管线,另一个综合舱的内壁上卡设用于放置其他管路的吊架,两个电力舱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吊架,将标准段电力舱内壁两侧的吊架分开布置于两个电力舱内壁上。
进一步,第一变舱段、第二变舱段以及跨越段中部固定安装有隔墙或者立柱用于加固综合管廊和安装吊架。
一种便于跨地下建筑物的综合管廊及其变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综合管廊:综合管廊跨越地下建筑物的一段为跨越段,跨越段的两侧从近到远依次为变舱段和标准段,变舱段用于过渡桥接标准段和跨越段,标准段、变舱段到跨越段内舱室的宽度逐渐增大,高度逐渐减小,通过降低综合管廊内空高度,达到上跨地下建筑物的目的,通过增加综合管廊宽度,满足综合管廊内管线布置的要求;
B、加固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变舱段和跨越段的舱室中部固定安装用于分舱和承接综合管廊重量的隔墙或立柱,隔墙或立柱上安装放置舱室管线的吊架,以便舱室管线布置,过道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进一步,步骤A中变舱段包括宽度变化高度不变的第一变舱段和宽度不变高度变化的第二变舱段,第一变舱段与标准段衔接,第二变舱段与跨越段衔接,这样可以尽量为管线调整及人员通道留出充足空间。
进一步,步骤A中综合管廊标准段距离地面的覆土厚度为2.5~3m,跨越段覆土厚度小于2.5m。
进一步,综合管廊的顶板和底板弯折处为变舱点,综合管廊的跨越段两侧设置有伸缩缝,便于标准段、变舱段和跨越段的连接。
进一步,第二变舱段中变舱节点转折与舱室变换同时进行,以降低变舱节点长度,有利于控制变舱节点中裂缝大小和综合管廊的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8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多媒体用信息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向输储功能的节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