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地反硝化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9814.6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柯凡;刁飞;潘继征;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硝化 填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地反硝化填料,能够为湿地的反硝化过程稳定提供碳源,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规格来控制碳源的释放速度,其球状外形以及规则的多通孔设计能够防止湿地被堵塞,可完全降解塑料的材质对环境无危害,且来源稳定,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通过将所述湿地反硝化填料与石灰石按比例混合后填入水平潜流湿地作为反硝化碳源,反硝化菌在水平潜流湿地提供的无氧环境下,通过生物降解和吸附完成反硝化的过程,有效的去除了总氮,通过与除磷材料混合添加还可以兼顾除磷,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湿地治理的反硝化填料。
背景技术
当前,人工湿地因其工艺设备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处理、地表径流污染防控等,这些水体氮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而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机制为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于这种低碳高氮的污水,系统反硝化阶段的碳源不足,会导致人工湿地的整体脱氮效果欠佳,未被反硝化除去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带到下游,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因此如何添加外源碳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的脱氮作用作为除氮技术的关键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也有许多报道将植物秸秆、木屑等含有纤维素的天然材料作为碳源加入人工湿地中作为外源碳,但是天然材料中含有的纤维素一方面在碳源的释放速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天然材料难以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可能会对湿地造成堵塞,影响反硝化的进程;另外也有使用可溶性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从人工湿地的进水口作为碳源加入反硝化过程,但是可溶性的有机物本身的毒性会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中添加的外源碳需要来源稳定、加工方便、释放速度可控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反硝化填料,球状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规则排列且相互连通,所述湿地反硝化填料的材质为可完全降解塑料,所述湿地反硝化填料采用可完全降解塑料制成,一方面来源稳定,容易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在使用后能够完全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球状外形和规则的多通孔设计一方面易于加工,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填入湿地后不会堵塞湿地,规格相同的反硝化填料能够保证碳源的释放速度稳定可控,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湿地中填料的大概用量,避免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湿地反硝化填料上设有三组通孔,每组通孔有4个分支通孔,每组通孔均贯穿球体,每组通孔的4个分支通孔以正方形阵列,每组通孔内的其中一个分支通孔均连通另外两组通孔中的其中两个分支通孔,且所述的其中一个通孔和其连通的另外两组的分支通孔垂直,所述反硝化填料的球体上的通孔之间互相连通增大了比表面积,有利于碳源的释放,互相垂直的几组通孔方便了所述反硝化填料的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所在的球体直径为30-50m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 6-10mm,所述每组通孔所在的正方形阵列的边长为9-15mm,根据填料所在球体的直径大小来确定通孔的直径以及每组通孔所在的正方形阵列的边长,能够制造出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的湿地反硝化填料,满足不同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湿地反硝化填料的材质为聚己酸内酯或者蓝藻生物塑料,所述两种材质均为可完全降解塑料,能够满足湿地反硝化过程中对碳源的需求,区别在于成本和总氮的去除效果有所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9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