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器卸料底阀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1512.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燕;丁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道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1/42;F16K1/46;F16K31/12;F16K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赵杰 |
地址: | 226413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卸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器卸料底阀及反应器,反应器卸料底阀包括阀底座、设置于阀底座下部的阀体、固定连接于阀体下部的密封导引部、穿过密封导引部的可移动部件。其中可移动部件包括阀头部,阀底座与阀头部、反应器的卸料口侧壁形成一凹槽,在该凹槽内的阀底座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出气孔,通过该通气孔可以防止反应物料在该凹槽内的聚集,从而解决反应器内局部温度剧烈升高的问题,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器卸料底阀及安装有该卸料底阀的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氧化石墨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釜卸料底阀及安装有该卸料底阀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氧化石墨生产过程中的反应釜卸料底阀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使用内衬四氟球阀,其结构为如图1所示,其包括阀体11、阀柄12和阀芯13,阀体11内表面与阀芯13外表面用四氟材料包裹,解决了球阀的防腐问题。但是该种反应釜卸料底阀还在阀体11和阀芯13之间设置有一段短接14,因此反应物料很容易在这段短接14内聚集,会使局部温度剧烈升高,有超温爆炸的风险。
第二类是使用内衬搪瓷的卸料底阀,其结构为如图2所示,包括阀体31、阀杆32、阀头部33、阀底座34、密封填料35和致动机构36,阀体31内表面与阀杆32以及阀头部33 外表面用搪玻璃包裹,阀底座34由四氟材料制作,解决了卸料阀的防腐问题。但是该种卸料底阀结构在阀杆32的阀头部33与釜体37之间有一圈凹槽38,反应物料(尤其是高锰酸钾)很容易在这一圈凹槽内聚集,会使局部温度剧烈升高,有超温爆炸的风险。而且密封填料35一般采用四氟材料,例如四氟圈、四氟盘根等,长时间容易造成反应物料泄露。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实用新型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器卸料底阀,包括:
阀底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底部,具有一与所述反应器的卸料口相对应的第一空腔;
阀体,所述阀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阀底座的下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
密封导引部,其固定连接在所述阀体的下部;和
可移动部件,其穿过所述密封导引部、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包括阀杆、伸入所述反应器内的阀头部和致动机构,所述阀头部通过上下移动可与所述阀底座分离或紧密接触,相应地使所述反应器的卸料口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或断开;
其中当所述阀头部与所述阀底座紧密接触时,所述反应器的卸料口壁、阀头部和阀底座形成一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为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在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相应地在所述阀底座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的进气孔。
上述第一出气孔的出气管路垂直于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
上述提供的卸料底阀中,在所述阀底座内还设置有气室,所述气室分别于所述第一出气孔和进气孔连通。
上述气室在所述阀底座内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第一出气孔为多个,环形分布于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上。
上述提供的卸料底阀中,在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出气孔,其出气管路与该顶端面具有一倾斜角度,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所述气室连通。
上述倾斜角度为向所述阀头部方向倾斜0度-30度。
上述第二出气孔为多个,锯齿形分布于所述阀底座的顶端面上。
上述第一出气孔的直径为4-6mm。
上述第二出气孔的直径为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道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道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1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消防梯
- 下一篇:一种地脚螺栓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