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006.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2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卿;徐一民;游翔升;李镇旭;薛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洪 隧洞 高速 水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涉及隧洞掺气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掺气座,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边墙,所述底座的一侧位于边墙的前端设置有气柜,所述掺气座的上端设置有缓坡升压面,且掺气座的前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掺气座的前表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网纱。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气泵连接的进气装置,排除了在泄洪量较大的隧洞中没有足够的空气掺入洪水中的问题,通过设置缓坡升压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洪水在横向对掺气设备的冲击力,设置缓冲斜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洪水对墙体的撞击,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有带网纱的通孔,能够保证洪水中的沙土进入出气装置中,造成堵塞,影响掺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掺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隧洞,主要用于泄放洪水的泄水建筑物。其孔口位置可为表孔、中孔或深孔。根据其布置和隧洞内水流特点,可分为无压、有压及混合型3种类型,其建筑物由上游引水段、控制段、隧洞泄流段、消能工及下游退水渠组成,表孔泄洪隧洞,往往需要在高速的水流中掺入气体,能够降低流体对泄洪渠两边的岸道损伤。
目前市场上还未专门对隧洞设置的掺气结构,不能再高速水流中掺气,从而导致泄洪渠两边的岸堤损坏严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掺气座,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边墙,所述边墙的前端设置有气柜,所述掺气座的上端设置有缓坡升压面,且掺气座的前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掺气座的前表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网纱,所述边墙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且边墙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斜面,所述边墙的内部与进气口连接有进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气柜底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入气管,所述横管与气柜底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管共设置有4行,且横管位于底座的内部,所述出气口对应掺气座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柜的下端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与气柜底管上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横管贯通连接,且连接管与入气管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掺气座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底座的下端呈弧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口与外界气泵连接,所述底座与边墙通过铆钉固定在隧道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气泵连接的进气装置,排除了在泄洪量较大的隧洞中没有足够的空气掺入洪水中的问题,通过设置缓坡升压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洪水在横向对掺气设备的冲击力,设置缓冲斜面,能够极大的降低洪水对墙体的撞击,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有带网纱的通孔,能够保证洪水中的沙土进入出气装置中,造成堵塞,影响掺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中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泄洪隧洞的高速水流掺气结构中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浇筑烤箱
- 下一篇:一种油门踏板压装弹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