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件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297.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腾兴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0/00 | 分类号: | B22D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匀分布有球型关节槽,所述球型关节槽上转动连接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有球型关节,所述球型关节的下方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复位重心,所述散热模块之间设有复位减震装置,通过散热模块的可旋转和可复位,能够对不同形状的不规则铸件进行更加贴合的散热,更加贴合铸件达到增加散热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的速度,从而提高铸件厂的铸造速度,提高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领域,具体为一种铸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铸造完成后由于铸件较热需要散热后才能进行运输,所以传统的散热片设备由于散热速度较慢,影响生产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铸件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匀分布有球型关节槽,所述球型关节槽上转动连接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有球型关节,所述球型关节的下方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有复位重心,所述散热模块之间设有复位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下方设有扇热片。
优选的,所述复位减震装置为弹簧和阻尼。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切通孔均匀的分部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下面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复位重心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散热板的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模块的可旋转和可复位,能够对不同形状的不规则铸件进行更加贴合的散热,更加贴合铸件达到增加散热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的速度,从而提高铸件厂的铸造速度,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结构图。
图中:1支架、2球型关节槽、3散热模块、31散热板、32扇热片、33伸缩杆、34球型关节、35连接杆、36复位重心、4复位减震装置、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件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均匀分布有球型关节槽2,所述球型关节槽2上转动连接有散热模块3,所述散热模块3包括散热板31,所述散热板31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的末端设有球型关节34,所述球型关节34的下方设有连接杆35,所述连接杆35的末端设有复位重心36,所述散热模块3之间设有复位减震装置4。
具体而言,所述散热板31的下方设有扇热片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腾兴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腾兴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