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园雾化喷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70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刘仲华;施玲;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吴越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 雾化 喷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园雾化喷灌装置,其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顶端、用于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设置在扇叶保护罩内、与电机传动轴连接的扇叶;与电机的机壳固定连接的扇叶保护罩;沿扇叶保护罩出风端外沿设置的雾化导流罩;均匀环绕布置在扇叶保护罩外沿、设置在雾化帽沿内的多个雾化喷头;以及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包括沿支架布置的主供水管、一端与主供水管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雾化喷头连接的支供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茶叶种植园进行连续、均匀、大面积的喷雾喷灌,可应用于茶叶的叶面施肥、农药喷洒、灌溉补水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园喷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茶园雾化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茶叶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其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研究表明,饮茶有助于提神益智、保护牙齿、消食去腻、滋补营养、减肥健身、解毒利尿、降胆固醇、抗癌等。《神农百草经》、《茶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也记载:茶可以兴奋解倦、益思少睡、消食去痰、解毒止渴、利尿明目、解酒杀菌、消炎整肠等。
茶树在栽培和生长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其主要依靠降雨。但是由于各月的降雨量分配不均,也时常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在降雨量不足的阶段,常出现高温干旱的现象,这时需要对茶园的茶树进行灌溉。大型的茶园一般通过园内灌溉网、渠道工程、输水和配水渠道以及渠上建筑设施等结合对茶园进行灌溉补水,但是对于小型茶园或栽培不集中的茶园,现有的灌溉系统并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园雾化喷灌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茶叶种植园进行连续、均匀、大面积的喷雾喷灌,可应用于茶叶的叶面施肥、农药喷洒、灌溉补水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茶园雾化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固定在支架顶端、用于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
设置在扇叶保护罩内、与电机传动轴连接的扇叶;
与电机的机壳固定连接的扇叶保护罩;
沿扇叶保护罩出风端外沿设置的雾化导流罩;
均匀环绕布置在扇叶保护罩外沿、设置在雾化导流罩内的多个雾化喷头;
以及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包括沿支架布置的主供水管、一端与主供水管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雾化喷头连接的支供水管。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滑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4个。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通过自动摇摆装置固定在支架顶端,用以使电机、扇叶保护罩、扇叶、雾化喷头一起往复摆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俯仰调节装置,用以调整电机、扇叶保护罩、扇叶、雾化喷头的俯仰角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园雾化喷灌装置还包括开设在支架底端的插孔和与插孔配合、末端具有尖刺部的插杆,用以使插杆自由穿过插孔插入地面将支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空调维修用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