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前部运输机机尾的铲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128.3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军;闫宪磊;吴琼;王磊;程昆坡;武振;宋广占;田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前部 运输机 机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前部运输机机尾的铲煤装置,包括铲煤板、推移千斤顶和抬高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的活塞端与铲煤板连接,用于带动铲煤板往复移动,将铲煤板上集中的浮煤推入煤流通道,所述抬高千斤顶的活塞端与铲煤板连接,用于抬高铲煤板,本实用新型借助推移千斤顶将机尾巷道内散落堆积的浮煤推入煤流通道,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安全,清理及时,借助抬高千斤顶抬高铲煤板,避免铲煤板收回时刮回处于铲煤板后方的浮煤,使清理更加彻底,避免反复清理浮煤,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前部运输机机尾的铲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综放工作面对前部运输机机尾都没有良好的清煤装置,长期以来,采煤工作面前部运输机机尾的碎煤、浮煤难以正常跟随割煤和推溜进入煤流通道,一直以人工方式清除机尾的浮煤,存在以下弊端:1.安全:三角区压力值最大,是安全事故的频发地点,极易发生片帮、掉顶伤人的风险;2.工作强度:一般情况下机尾浮煤含量较多,职工清扫工作量较大;3.生产:机尾清除浮煤工作时间长,导致影响生产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前部运输机机尾的铲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前部运输机机尾的铲煤装置,包括铲煤板、推移千斤顶和抬高千斤顶,所述推移千斤顶的活塞端与铲煤板连接,用于带动铲煤板往复移动,将铲煤板上集中的浮煤推入煤流通道,所述抬高千斤顶的活塞端与铲煤板连接,用于抬高铲煤板。
进一步,所述推移千斤顶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抬高千斤顶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抬高千斤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进一步,所述铲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铲煤板固连的侧挡板。
进一步,所述推移千斤顶设为2个,且2个推移千斤顶的活塞端分别与不同的侧挡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铲煤板上设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与铲煤板的夹角为130-160°。
进一步,所述铲煤板的表面均布多个凸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借助推移千斤顶将机尾巷道内散落堆积的浮煤推入煤流通道,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安全,清理及时,借助抬高千斤顶抬高铲煤板,避免铲煤板收回时刮回处于铲煤板后方的浮煤,使清理更加彻底,避免反复清理浮煤,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附图中:1-铲煤板、2-侧挡板、3-后挡板、4-第一推移千斤顶、5-第二推移千斤顶、6-抬高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巷道顶板的传感器吊挂与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丝机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