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位探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549.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竞奋;陈琰;顾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2 | 分类号: | A61H3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4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探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位探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穴位探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滑进病人耳道里,损伤耳膜,标记位置不清晰,直接手握不方便的问题,其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侧上部固定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底端位于针筒内部位置处安装有探针机构,针筒外侧上部安装有手指圈,手指圈内侧嵌有弹性圈套,针筒外侧下部固定有透明硅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了硅胶防护,两边的硅胶或海绵宽度大于耳洞宽度,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探针装置不易滑入耳道中,更加安全,探针的改良使得标记位置更加清晰,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增加了手指圈,提高了装置使用的舒适感,并且在黑暗或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探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穴位探针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治疗中在耳朵的穴位上贴王不留行籽以治疗相关疾病,在贴籽之前需要用探棒寻找穴位,按压后病人有酸痛感,找到穴位并在穴位处按压出与王不留行籽差不多大小的一个凹陷,把王不留行籽贴在凹陷上,目前一直用的这种探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滑进病人耳道里,损伤耳膜,标记穴位位置也不清晰,直接手握不方便容易滑落。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穴位探针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穴位探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穴位探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滑进病人耳道里,损伤耳膜,标记位置不清晰,直接手握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内侧上部固定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底端位于针筒内部位置处安装有探针机构,针筒外侧上部安装有手指圈,手指圈内侧嵌有弹性圈套,针筒外侧下部固定有透明硅胶;
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滑槽、滑块、连接杆、按压板、弹簧、第一限位块和旋合板,针筒内侧上部固定有滑槽,滑槽内部安装有滑块,滑块外部远离滑槽一侧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安装有按压板,连接杆外部套接有弹簧,弹簧底端位于连接杆下部位置处套接有第一限位块,连接杆下部位于第一限位块正下方位置处套接有旋合板;
所述探针机构包括探棒、记号笔、橡胶圈和第二限位块,连接杆底端安装有探棒,探棒内部贯穿底端安装有记号笔,探棒底端外侧套接有橡胶圈,探棒中部外侧固定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针筒内侧下部安装有蓄电池,针筒外侧位于透明硅胶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开关,针筒下部两侧均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与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下部内侧和旋合板上部外侧均开设有螺纹,第一限位块顶端中部旋合板底端中部均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滑槽数量为两个,且滑槽对称分布在针筒上部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增加了硅胶防护,两边的硅胶或海绵宽度大于耳洞宽度,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探针装置不易滑入耳道中,更加安全,探针的改良使得标记位置更加清晰,方便后续工作的进行,增加了手指圈,提高了装置使用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探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腰椎多功能康复器用扶手
- 下一篇:一种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猕猴桃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