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621.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军;杨陆刚;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唐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4;F23G5/44;F26B5/14;B02C18/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焚烧 系统 提高 陈腐 效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为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左端面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侧套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贯穿进料斗,所述固定架与进料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内侧滑动连接有刀片,所述进料斗底端连通有流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刀片,这种设置配合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固定架与进料斗的滑动连接和第一弹簧对刀片的弹力,启动第一电机可以实现对垃圾尤其是陈腐垃圾的分切,从而增加了垃圾的焚烧面积,提高了垃圾焚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为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垃圾开始不断增加,且由于垃圾处理方式多采用填埋等,陈腐垃圾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一些垃圾焚烧装置开始不断出现,但是部分垃圾焚烧装置在对垃圾进行焚烧时会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对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垃圾焚烧领域,目前使用的部分垃圾焚烧装置在对垃圾进行焚烧时特别缓慢,特别是对陈腐垃圾进行焚烧时,效率特别低,还有就是目前使用的部分垃圾焚烧装置不能对垃圾进行挤压处理,加之垃圾尤其是陈腐垃圾在焚烧前内部可能存在少量水分,一旦进入到焚烧炉的水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降低垃圾焚烧的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垃圾焚烧系统中提高陈腐垃圾焚烧效率的装置,包括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左端面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侧套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贯穿进料斗,所述固定架与进料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底端面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内侧滑动连接有刀片,所述进料斗底端连通有流道,所述流道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流道固定连接,所述流道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主轴贯穿流道,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与流道转动连接,所述流道左端面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流道底端面内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与输送带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内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刀片顶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套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辊,且挤压辊与输送带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刀片,这种设置配合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固定架与进料斗的滑动连接和第一弹簧对刀片的弹力,启动第一电机可以实现对垃圾尤其是陈腐垃圾的分切,从而增加了垃圾的焚烧面积,提高了垃圾焚烧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挤压辊,这种设置配合挤压辊与输送带的转动连接、第二弹簧对支撑板的弹力和收集管与流道的连通,启动第二电机可以对垃圾尤其是陈腐垃圾进行挤压,从而便于挤除垃圾内的部分水分,大大提高了垃圾焚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唐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唐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池钢壳打磨装置
- 下一篇:编码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