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雕铣机上的真空吸附台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842.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令;李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志扬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雕铣机上 真空 吸附 台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雕铣机上的真空吸附台面,包括雕铣机主体、油水分离器、真空负压泵和真空吸附台面,雕铣机主体、油水分离器、真空负压泵之间通过软管连接,真空吸附台面安装在雕铣机主体上,通过真空负压泵的作用将金属板材吸附在真空吸附台面上,所述真空吸附台面上设有多道风槽,风槽将真空吸附台面上表面分割成多个方形单元,所述真空吸附台面上设有多个空气吸附口,所述空气吸附口所在的方形单元上设有多道风口,所述真空吸附台面的外围设有螺栓固定板和密封板,风口、风槽、螺栓固定板、密封板依次成阶梯状设置,上述设置便于含有金属粉末的切屑液自动流入卸料板中,同时也便于了台面的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雕铣机上的真空吸附台面。
背景技术
雕铣机一般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对有色金属的表面进行雕铣;有色金属在进行加工之前一般都是将有色金属板材固定在雕铣机的台面上,有色金属在进行雕铣时需要对刀头及金属板材的表面进行水及冷却液的注入,同时在对金属板材的雕铣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粉末等;然而现有台面的风槽及风口等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得含有金属粉末的切屑液不能及时排出,这就导致整个台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影响加工时的精准性,同时阻碍冷却液的回流,影响刀具的冷却,导致断刀的情况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因此急需对现有的台面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台面清洗简单,金属板材固定方便,便于携带金属粉末的切屑液流动,保证冷却液的回流,抽真空时切屑液中的金属粉末不会随着空气进入软管中,有效的防止了软管堵塞,具有实用性和使用广泛性的用于雕铣机上的真空吸附台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雕铣机上的真空吸附台面,包括雕铣机主体、油水分离器、真空负压泵和真空吸附台面,雕铣机主体、油水分离器、真空负压泵之间采用软管连接,真空吸附台面安装在雕铣机主体上,所述雕铣机主体的两侧设有侧向导轨,雕铣机主体的上端设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滑板,滑板上固定有雕铣机机头,所述真空吸附台面上设有多道风槽,风槽将真空吸附台面上表面分割成多个方形单元,风槽形成真空吸附台面上的第二阶梯,所述真空吸附台面上设有多个空气吸附口,所述空气吸附口所在的方形单元上设有多道风口,风口形成真空吸附台面上的第一阶梯,所述真空吸附平台的外侧设有螺栓固定板和密封板,螺栓固定板、密封板和真空吸附平台为整体结构,螺栓固定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螺栓固定板形成真空吸附台面的第三阶梯,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一个环形槽,环形槽中设有密封圈,密封板形成真空吸附台面的第四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由高到低呈阶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吸附式平台,使得金属板材的固定更加的方便,同时通过对真空吸附台面的风口、风槽等采用阶梯状结构,使得雕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末等能够随着切屑液回流,最终实现固液分离,及冷却液的回收、循环利用,同时也便于了真空吸附台面的清洗,具有实用性及使用的广泛性。
所述空气吸附口中设有铜粉烧结滤芯。
该设置,具有较好的过滤作用,使得真空吸附台面上的金属粉末等不会随着气流进入软管及真空负压泵的内部,防止堵塞情况的产生。
所述真空吸附台面的材料为45#钢。
该设置,使得台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平整性更好,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台面清洗简单,金属板材固定方便,便于携带金属粉末的切屑液流动,保证冷却液的回流,抽真空时切屑液中的金属粉末不会随着空气进入软管中,有效的防止了软管堵塞,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附台面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志扬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志扬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