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再生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0087.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宗才;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5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再生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再生路面结构,包括垫层和路面本体,所述的路面本体嵌设在垫层内,所述的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防水层和基层,在垫层上开设有与路面本体相贴合的排水渠,且排水渠分别位于路面本体的两侧,在排水渠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与路面本体贴合,路面层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置有导流层,下面层顶面中部的高度高于顶面两侧的高度,且上面层的底面的横截面与下面层顶面的横截面形状相等,导流层的两边均延伸至排水渠内,且夹设在导流板和路面本体之间。能够迅速的将孔隙水、层间水排出,使路面面本体不易受到到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路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再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排水通常采用设置路面横披的方式,降落在路表的雨水通过路面横披排入边沟或者排水沟,其主要是用于排出路面表面的积水。但是路面通常由上至下依次为路面面层、路面基层和路面垫层,降落在路表上的雨水会渗入路面的内部,除了在粗级配架空结构的孔隙中积水外,还会在路面的各结构层的层间形成层间水。若无法迅速的将这些孔隙水、层间水排出的话,容易对路面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孔隙水和层间水排出的节能再生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再生路面结构,包括垫层和路面本体,所述的路面本体嵌设在垫层内,所述的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防水层和基层,在垫层上开设有与路面本体相贴合的排水渠,且排水渠分别位于路面本体的两侧,在排水渠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与路面本体贴合,路面层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置有导流层,下面层顶面中部的高度高于顶面两侧的高度,且上面层的底面的横截面与下面层顶面的横截面形状相等,导流层的两边均延伸至排水渠内,且夹设在导流板和路面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本体表面上的大部分径流能够通过排水渠排走,降低路面表面上存在的积水,部分水渗透至路面层内。导流层为土工布层,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它可以土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并且导流层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两侧的高度。在水渗透至导流层时,水沿着导流层向路面本体两侧流下,并最终流至排水渠内,从而能够迅速的将孔隙水、层间水排出,使路面面本体不易受到损害。导流板能够使路面本体的侧面不直接与排水渠接触,保护路面本体内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渠深度大于路面本体的厚度,导流板的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路面本体的厚度且小于排水渠的深度,导流层侧边所在的高度低于导流板底边所在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导入排水渠内时,水沿着排水渠流动并排走。因为路面本体和排水渠底面之间间隔有空隙,因此不易出现水流回渗至路面本体内的现象,并且导流板能够完全的将路面本体的侧面遮盖住,很好的保护了路面本体的内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面层的顶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位于路面本体中心线和路边本体的侧边之间,导流槽所在的直线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且导流槽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中心线和路边本体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的横截面呈V形或U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面层设置成波浪状的结构,渗入路面层内的水集中在导流槽的横截面中的低谷处,使导流层横截面中低谷处的水量更多,从而能够更快的将水分排出,排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位于路面本体中心线同一侧的相邻两个导流槽相互靠近的侧边重合,导流槽宽度的二分之一大于导流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渗入路面层内的水分均能够沿着导流槽的侧壁汇集至导流槽横截面中的低谷处,排水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路面层顶面和基层上表面均设置成中部高两边低的结构,且路面层顶面的横截面的夹角大于下面层顶面的横截面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0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再生混合料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