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0088.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宗才;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5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沥青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和设置在路面本体两侧的路缘石,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隔水层和基层,在基层上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且位于中心线和路面本体的侧边之间,导流槽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中心线与路面本体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各个部位处的深度均相等,隔水层沿着基层和导流槽的内侧面铺设,路缘石包括上层块和下层块,在下层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导流槽相邻的排水通槽,且排水通槽靠近导流槽的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与导流槽远离中心线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相等。能够更快的将水排出,有效降低了出现路面层被长期浸泡现象的概率,使路面层不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道路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现有的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经久耐用,节约环保。平常的沥青路面通常包括沥青路面层以及位于沥青路面层两侧的路缘石,沥青路面层由上而下分别为透水沥青层、隔水层和沥青基层。但是这样的结构中,路面上的水在沿着透水沥青层落至隔水层时,容易在隔水层上侧积聚,排水速度较慢。在南方城市的梅雨季节时,降水量较大,从而无法将沥青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出。透水沥青层可能出现被长期浸泡的现象,导致透水沥青层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降低了该路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排水的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和设置在路面本体两侧的路缘石,所述的路面本体由上而下分别为路面层、隔水层和基层,所述的基层上表面中部的高度高于基层两边的高度,在基层上表面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且位于中心线和路面本体的侧边之间,导流槽的长度等于路面本体中心线与路面本体侧边之间的距离,导流槽各个部位处的深度均相等,隔水层沿着基层和导流槽的内侧面铺设,路缘石包括上层块和下层块,在下层块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导流槽相邻的排水通槽,且排水通槽靠近导流槽的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与导流槽远离中心线一端的底面所在的高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的时候,路面本体上的水渗透过路面层,流至隔水层并被隔水层阻挡住,之后沿着导流槽流至排水通槽内。夹在路面层和隔水层之间的水流至排水通槽内的速度较慢,而导流槽内存在的空隙更大,使水在沿着导流槽流至排水通槽的速度较快,从而能够更快的将水排出。有效降低了出现路面层被长期浸泡现象的概率,使路面层不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层上表面开设有汇集槽,所述的汇集槽在导流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且汇集槽与导流槽的侧边重合,汇集槽的深度小于导流槽的深度,且汇集槽的底面为斜面,汇集槽底面远离与其相连接的导流槽的一边所在的高度高于靠近与其相连接的导流槽的一边所在的高度,隔水层沿着基层、汇集槽的内侧面和导流槽的内侧面铺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汇集槽能够将导流槽周围的水进行收纳,并流至导流槽内,使导流槽能够更为快速的排出更多的水分。提高了导流槽的排水效果,进一步的降低了路面层出现积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路面本体两侧的导流槽相互交错设置,在所有导流槽投影至中心线上的点中,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尽可能的保留该路面本体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导流槽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相互交错的结构能够有效的将路面本体中心处的积水排走,便于车辆行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通槽与导流槽相邻的一端的宽度等于该导流槽相邻的两个汇集槽中相互远离一边之间的宽度,所述的排水通槽远离导流槽一端的宽度小于排水通槽靠近导流槽一端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0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再生路面结构
- 下一篇:市政排水管线坑槽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