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水织机双张力检测送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0541.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龚德刚;李晓东;龚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尔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10 | 分类号: | D03D49/10;D03D49/18;G01L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水 织机 张力 检测 送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水织机双张力检测送经装置,包括经轴、张力滚筒、滚筒支撑杆、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经轴设在喷水织机的机架上,滚筒支撑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其中部与张力滚筒固定相连。第一检测单元与张力滚筒固定相连,其包括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一张力传感器与张力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第二检测单元通过推杆与滚筒支撑杆铰接。第二检测单元包括驱动机构和第二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也与张力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第二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与送经电机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弹簧结构的张力检测单元和曲柄结构的张力检测单元相结合,优化结构布局,满足不同织造张力经纱的织造要求,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水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织机双张力检测送经装置。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织造张力的经纱的使用要求,需要在不同的织机上分别配置不同的张力检测机构。目前使用的张力检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弹簧结构的张力检测机构,弹簧结构的张力检测机构适用于织造张力小的经纱,另一类为曲柄结构的张力检测机构,曲柄结构的张力检测机构适用于织造张力大的经纱。经纱在开口时,纱线的织造张力最大,经纱在闭口时,经纱的织造张力最小。经纱在闭口时,钢筘打纬,由于弹簧本身的弹性特点,弹簧结构的张力检测单元无法满足织造张力大的经纱打纬要求,具体地,钢筘无法将纬纱打紧。
另外,经纱在开口的闭口时,经纱的织造张力不断变化,需要通过张力检测单元控制经轴的转速,保持经纱的张力保持恒定。因此,适用不同经纱织造张力的检测机构需分别安装在不同织机上,导致一台织机只能择一安装一种类型的张力检测机构,由于实际生产的要求,织造张力小的布匹生产量少的情况下,导致配置有弹簧结构的张力检测机构的织机闲置,设备通用性差,利用率低,设备投资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提高,同一织机能够满足不同织造张力的经纱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喷水织机双张力检测送经装置,解决适用不同经纱织造张力的检测机构安装在不同织机上,导致设备通用性差、设备投资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水织机双张力检测送经装置,包括经轴、张力滚筒、滚筒支撑杆、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及控制系统,经轴设在喷水织机的机架上,滚筒支撑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其中部与张力滚筒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一检测单元的一端与张力滚筒的一端固定相连,其另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张力传感器,第一张力传感器与张力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第二检测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且通过推杆与滚筒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检测单元包括驱动机构和第二张力传感器,第二张力传感器也与张力信号分配器通信连接,第二张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与送经电机通信连接。
优选地,经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上,张力滚筒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张力滚筒与经轴平行布置。
优选地,驱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曲柄由曲柄电机驱动其转动。摇杆一端与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检测单元的一端铰接。
优选地,推杆的一端与滚筒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摇杆的中部固定相连,驱动机构通过推杆驱动张力滚筒和滚筒支撑杆摆动。
优选地,第一检测单元还包括滚筒摆动杆及弹性伸缩组件,滚筒摆动杆的一端与张力滚筒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弹性伸缩组件的一端铰接。弹性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张力传感器固定相连,第一张力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连杆与机架铰接。
优选地,第二检测单元还包括杠杆、第二传感器上连杆和第二传感器下连杆,杠杆的中部与机架铰接,杠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传感器上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传感器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张力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下连杆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二传感器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尔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尔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0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PD的漏电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特设舱折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