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用除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1472.X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田应兵;李昌发;皮永奇;方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石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水剂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用除沫装置,包括底部密布消泡针组的圆形安装板,所述圆形安装板上开设若干的落水孔,且所述落水孔不穿过圆形安装板中心;所述圆形安装板圆周外围设缓冲垫;所述圆形安装板在边缘的底部依次设浮环和支撑环;所述消泡针组由一根竖直设置的主针和若干与之垂直连接的辅针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浮环来进行浮动,实现自动调节高度,使消泡针组始终处于液面之上,由于除沫装置的惯性问题,其旋向大部分时间会和液面的旋向相反,凸起来的泡沫会被消泡针组不断地刺破,避免产生浮沫。缓冲垫和支撑环的设置可以避免反应釜内壁刮痕以及避免消泡针组直接与底部接触造成针组钝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用除沫装置。
背景技术
聚羧酸减水剂在进行母液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气泡,从而在液面表面不断产生浮沫。现在的除沫一般都是采用自然溢流法,即反应完毕后从底部开设缓慢将母液放出,最后留着表面的浮沫。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反应完全后才能开设溢流,而且由于反应过程中泡沫会越积越多,最后浮沫数量大,造成大量原料流失(浮沫也是母液充气形成的)。目前也有部分利用针组除沫的装置,在反应釜内设置针板,但是针板是固定的,因此只能消除固定高度液面的泡沫,高或者低都不可以,其次是利用感应器进行自动高度调节的,但是这种设备成本高,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进行自动高度调节的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用除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反应釜用除沫装置,包括底部密布消泡针组的圆形安装板,所述圆形安装板上开设若干的落水孔,且所述落水孔不穿过圆形安装板中心;所述圆形安装板圆周外围设缓冲垫;所述圆形安装板在边缘的底部依次设浮环和支撑环;所述消泡针组由一根竖直设置的主针和若干与之垂直连接的辅针组成。
进一步的,辅针分为多层安装于主针上,且每一层辅针至少4根,等角度安装。
进一步的,相邻层所述的辅针错角度安装。
进一步的,缓冲垫外圆周半径小于反应釜内半径0.5-1cm。
进一步的,落水孔围绕圆形安装板等角度设置,环绕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浮环来进行浮动,实现自动调节高度,使消泡针组始终处于液面之上,结构简单成本低。
(2)除沫装置可以浮动和自由转动,由于除沫装置的惯性问题,其旋向大部分时间会和液面的旋向相反,凸起来的泡沫会被消泡针组不断地刺破,避免产生浮沫。
(3)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避免圆形安装板与反应釜内壁直接接触造成刮痕。
(4)支撑环可以在没水的时候为除沫装置提供支撑,避免消泡针组直接与底部接触造成针组钝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消泡针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安装板,11-落水孔,2-支撑环,3-浮环,4-缓冲垫,5-消泡针组,51-主针,52-辅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石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石博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1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性能好的脚手架踏板
- 下一篇:液体速凝剂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