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2625.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崨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22204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盼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防撞梁 限力弹簧 支撑杆 滑槽 底座 三点弯曲测试 本实用新型 测试支架 固定设置 汽车侧面 受力状态 性能测试 安装孔 上端 侧壁 底端 两组 通孔 支架 车门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均套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上位于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力弹簧,所述第一限力弹簧的一端抵在支撑柱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槽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防撞梁上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柱位于防撞梁上方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限力弹簧。该测试支架更加符合防撞梁在汽车侧面碰撞时的受力状态,使得防撞梁的性能测试更加准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支架。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防撞梁就发挥了其对车辆的保护作用。而汽车侧面碰撞是对成员造成伤害最大的事故类型,因此在汽车设计中,会在车门内部设置车门防撞梁,用来对车内驾驶员以及成员进行保护。车门防撞梁的两端固定在车门框架上,在发生侧面碰撞过程中会发生弯曲,其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评价车门防撞杆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8670838)公开的一种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装置本体,所述测试装置本体包括水平放置在压机固定台上的托板、设置于所述托板上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通过螺钉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放置有用于测试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上方设有与压机移动端固定连接的压头,所述压头在压机移动端的带动下能够与防撞梁的中心部顶接触。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但是在汽车车门防撞梁的测试中,车门防撞梁的两端处于活动状态,而在实际使用时,车门防撞梁的两端是固定设置在车门内部的,在车门受到撞击时,防撞梁的中间位置弯曲,两端均会提供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而现有的车门防撞梁弯曲测试装置并不能对车门防撞梁的性能进行准确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该测试支架通过设置有滑槽、支撑杆、支撑柱、第一限力弹簧和第二限力弹簧,在防撞梁测试过程中,支撑柱上端的第二限位弹簧会给防撞梁向下的作用力,而防撞梁上第三弯曲部发生弯曲时,防撞梁的两端均会向中间靠拢,而支撑柱向外侧移动,第一限力弹簧能够给防撞梁反向作用力,更加符合防撞梁在汽车侧面碰撞时的受力状态,使得防撞梁的性能测试更加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防撞梁三点弯曲测试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端放置有用于测试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滑槽,每组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滑槽内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均套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上位于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力弹簧,所述第一限力弹簧的一端抵在支撑柱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滑槽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穿过防撞梁上的安装孔,并设置于防撞梁的上端,所述支撑柱位于防撞梁上方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限力弹簧,所述第二限力弹簧的底端抵在防撞梁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柱顶端外螺纹处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防撞梁的上端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均呈倒T形状,且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弯曲部设置于左支架的上端,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二弯曲部设置于右支架的上端,所述压头设置于第三弯曲部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撞梁两端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四个,且所述安装孔的支撑柱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崨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崨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2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