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2735.9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孔少云;董永旭;赵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73;B29C45/7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薛寓怀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注射 功能 节约 注塑 | ||
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包括注料机构、动力机构、模具机构、冷却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上方,并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模具机构的一侧,所述模具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包括加料装置、料筒、推料螺杆、电机、计量装置、加热装置、进料阀、进料口、进料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安装、维修方便,系统的操作弹性大,可以将已熔融的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进入计量装置进行称量,对注塑量进行预判,在进行注塑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注塑量,从而节省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现有注塑技术,一般采用过量注塑或者检测注塑压的方式判断注塑量,但是其存在一定缺陷:过量注塑会造成原料大量浪费,而检测注塑压不能判断模具内气体排出情况,容易造成产品含有大量气泡。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423931.8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该注塑机结构过于简单,生产效率不高,设备的操作性小,既没有预判注射量功能,也没有冷却功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201310371989.2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该注塑机的进料口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但并不能预判注射量,也没有冷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结构简单,系统的操作弹性大,可以将已熔融的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进入计量装置进行称量,通过计量装置的称重传感器来精准的预判注射量,将多余的原料排出,进入储液箱储存,以备下次重新利用,有效避免了多余的原料因在料筒、计量装置的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发黑发黄及色差现象,还避免了原料浪费,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冷却机构可以快速的冷却注入闭合模具机构内已熔融的预判注射量后的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冷却后,模具分开,取出制成的制品,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包括注料机构、动力机构、模具机构、冷却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上方,并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模具机构的一侧,所述模具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注料机构包括加料装置、料筒、推料螺杆、电机、计量装置、加热装置、进料阀、进料口、进料管;所述料筒外壁的上部、中部分别设有所述加料装置、加热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与料筒连通;所述料筒两端分别设有电机、计量装置,所述推料螺杆设于料筒内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推料螺杆连接,所述计量装置与所述进料阀、进料口、进料管依次连接,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动力机构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预判注射量功能的节约型注塑机,结构简单,系统的操作弹性大,可以将已熔融的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进入计量装置进行称量,对注塑量进行预判,在进行注塑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注塑量,从而节省原料。使用时,通过加料装置加入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进入料筒,料筒中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熔融塑化,然后借助推料螺杆的推力,将熔融后的塑料注射入计量装置,进行称量,对注塑量进行预判。接下来,将已熔融的预判注射量后的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用动力机构注入闭合着的模具机构内,通过冷却机构,经过冷却后,将模具分开,取出制成的制品。模具再闭合与塑料注入进行配合,形成有次序的操作过程,并不断重复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装置包括计量室、传感器支架、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设于所述计量室入口处,所述传感器支架两端与所述计量室固定连接,所述计量室入口与所述进料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2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箔剪切前用导平机构
- 下一篇:新型水利工程灌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