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截割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3820.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4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邓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海宾 |
主分类号: | E21C35/187 | 分类号: | E21C35/187;E21C25/10;E21C3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晓华 |
地址: | 27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机截割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煤机截割部结构,包括滚筒、减速齿轮组件、减速齿轮腔、动力输入轴、截齿以及喷头,减速齿轮腔设置于滚筒内,滚筒和减速齿轮腔之间形成冷却腔,减速齿轮组件设置于减速齿轮腔内,动力输入轴中空且一端设有开口,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依次滚筒和减速齿轮腔后与减速齿轮组件传动连接,动力输入轴在滚筒和减速齿轮腔之间部分的侧壁开有连通动力输入轴内腔和冷却腔的过液孔,减速齿轮组件的输出端穿出减速齿轮腔后与滚筒端部传动连接,截齿和喷头均设置于所述滚筒表面,喷头的输入端与冷却腔连通,喷头的朝向截齿的齿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煤机截割部结构,通过一路冷却水,可同时冷却减速齿轮组件和截齿,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采煤领域,尤其涉及采煤机截割部结构。
背景技术
截割部是采煤机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采煤机的主要工作结构,截割部需要通过减速齿轮组件将驱动机构输出的动力减速后传递到截齿,截割部的减速齿轮组件在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会影响减速齿轮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且截齿长时间截割煤层,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截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采煤机截割部结构,通过一路冷却水,既能使截割部的减速齿轮组件降温,又能冷却截齿,可保证减速齿轮组件的性能,提高截割部减速齿轮组件和截齿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煤机截割部结构,包括滚筒、减速齿轮组件、减速齿轮腔、动力输入轴、截齿以及喷头,所述滚筒中空,所述减速齿轮腔设置于所述滚筒内,所述滚筒内壁和所述减速齿轮腔的环空部分形成冷却腔,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减速齿轮腔内且与所述减速齿轮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中空且一端设有连通供水设备和所述动力输入轴内腔的开口,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滚筒的端面和所述减速齿轮腔后与所述减速齿轮组件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分别与所述滚筒的端面和减速齿轮腔动态密封,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滚筒同轴,所述动力输入轴在所述滚筒和所述减速齿轮腔之间部分的侧壁开有连通所述动力输入轴内腔和所述冷却腔的过液孔,所述减速齿轮组件的输出端穿出所述减速齿轮腔后与所述滚筒远离所述动力输入轴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截齿和所述喷头均设置于所述滚筒表面,所述喷头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喷头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截齿的齿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动力输入轴转动,动力输入轴将动力输入至减速齿轮组件,经减速齿轮组件减速后向滚筒输出,使滚筒转动,滚筒上的截齿截割煤层;在截割的过程中,供水设备向动力输入轴的内腔供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过液孔到达滚筒内壁和减速齿轮腔环空部分的冷却腔内,使减速齿轮腔内的减速齿轮组件降温,供水设备持续供水,冷却腔内的冷却水通过喷头喷出,冷却截齿,同时还可降尘。整个机构可通过一路冷却水,同时冷却减速齿轮组件和截齿,保证减速齿轮组件的性能,提高截割部减速齿轮组件和截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表面开有滚筒导流槽,所述滚筒导流槽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滚筒的端部,所述滚筒导流槽在所述滚筒表面呈斜纹状,所述截齿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滚筒导流槽沿滚筒旋转方向的后方,所述喷头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截齿沿滚筒旋转方向的后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截齿截割煤层产生的粉尘与喷头喷出的水接触会产生大量泥污,可能造成喷头堵塞,设置滚筒导流槽,截齿在与其相邻的滚筒导流槽沿滚筒旋转方向的后方,截割产生的粉尘与水接触后直接掉入下方的导流槽内,泥污在滚筒转动的离心力下沿滚筒导流槽排出,喷头在与其相邻的截齿沿滚筒旋转方向的后方,可防止泥污堵塞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截齿表面开有截齿导流槽,所述截齿导流槽呈螺旋状自所述截齿的齿尖至所述截齿的齿根分布,所述截齿导流槽在所述截齿的齿根端连通与其相邻的所述滚筒导流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截齿表面附着的泥污沿截齿导流槽排到滚筒导流槽内,再通过滚筒导流槽排出,防止截齿表面堆积大量泥污后,堵塞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海宾,未经邓海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3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焊缝检测台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用检验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