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备过程中尾气吸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4655.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李岩松;陈泽雨;王义敏;田丽君;杨祝华;李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00;B01D53/04;B01D53/75;B01D53/78;B01D53/5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乙烯基 硅橡胶 制备 过程 尾气 吸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备过程中尾气吸收系统,尾气管与缓冲罐连接,缓冲罐与水洗塔连接,水洗塔与酸洗塔连接,酸洗塔与活性炭吸附塔连接,活性炭吸附塔与排风机连接。所述的水洗塔内部经循环泵一设置有洗涤水的循环回路,且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补水管。酸洗塔内部经循环泵二设置有洗涤酸的循环回路,且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补酸管。通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低分子首先在缓冲罐冷凝,当尾气经过水洗塔时,经过热交换,低分子被再次冷凝液化,而且尾气中含有的甲醇,三甲胺绝大部分溶于水中,通过酸洗塔后,三甲胺得到进一步吸收,实现了尾气的净化处理,避免有害气体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备过程中尾气吸收系统。
背景技术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产过程中,通过抽真空,升温(160℃)除去产品中含有的低分子和催化剂,产生的尾气经过一级循环水、二级冷冻水冷凝后,绝大部分低分子被冷凝回流,但是剩余尾气中仍然含有三甲胺,低分子、甲醇等有害物质。三甲胺具有鱼腥恶臭,溶于水,乙醇,乙醚,能与酸反应,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有毒。甲醇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可混溶于醇类、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低分子多为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常温下为液体。
为了避免尾气中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尾气必须经过净化吸收,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放。现有的尾气处理方式较为粗犷,只是将尾气经过缓冲罐冷凝后,再经过喷水洗涤后直接排放至大气,此种方式尾气中含有的低分子,三甲胺并不能有效去除,直接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CN201120089304.1公开了一种硅胶生产过程中尾气吸收装置,该装置通过喷水洗涤的方式能进一步除去尾气中含有的三甲胺,但该方法只有一级水洗,不能彻底除去尾气中含有的三甲胺,也没有对尾气中含有的低分子进行有效处理。CN201720129685.9公开了一种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真空泵尾气回收装置,通过该装置配备的收集器和冷却装置能进一步降低尾气中含有的有机低分子,但是对尾气中含有的三甲胺等有害物质没有进一步处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尾气污染问题,同时通过蒸馏过滤的方式纯化低分子耗能较大。本专利通过设置一级水洗,二级酸洗,三级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能将尾气中含有的三甲胺、甲醇、低分子等有害物质一并除去,而且通过管式离心机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油水分离,从而回收利用低分子,节省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尾气直接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尾气吸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备过程中尾气吸收系统,尾气管与缓冲罐连接,缓冲罐与水洗塔连接,水洗塔与酸洗塔连接,酸洗塔与活性炭吸附塔连接,活性炭吸附塔与排风机连接。
所述的缓冲罐与低分子受器连接。
所述的水洗塔内部经循环泵一设置有洗涤水的循环回路,且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补水管。所述的水洗塔内至少设置有三层填料层,每层填料层至少由两层喷水管道平行折叠而成,折叠处设置有喷头;洗涤水的循环回路管线与每层填料的喷水管道连接;喷水管道上设置有填料板,水洗塔底部与管式离心机连接。
所述的酸洗塔内部经循环泵二设置有洗涤酸的循环回路,且该循环回路上设置有补酸管。所述的酸洗塔内至少设置有三层填料层,每层填料层至少由两层喷水管道平行折叠而成,折叠处设置有喷头;洗涤酸的循环回路管线与每层填料的喷水管道连接;喷水管道上设置有填料板,酸洗塔底部与废酸储罐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低分子首先在缓冲罐冷凝,当尾气经过水洗塔时,经过热交换,低分子被再次冷凝液化,而且尾气中含有的甲醇,三甲胺绝大部分溶于水中,通过酸洗塔后,三甲胺得到进一步吸收,实现了尾气的净化处理,避免有害气体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备过程中尾气吸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4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封装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桩基台倾斜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