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负极同平面柔性电池、复合柔性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186.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昌;埃罗·索马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恩福赛柔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40 | 分类号: | H01M6/40;H01M6/00;H01M10/0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平面 柔性 电池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负极在同一平面柔性电池,包括结构、以及复合柔性电池。本柔性电池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一对正、负集电极;所述正、负集电极上的正、负极位于近似同一平面,且上端覆盖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适于导通离子流并绝缘电子流;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池有效的降低了电池厚度,提高了柔性,并且在制备时,可以通过印刷或者涂布工艺实现,提高了制备效率,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极同平面柔性电池及复合柔性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柔性电池印刷的正极与负极均不在同一平面,印刷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应用环境比较单一。
正、负极不在同一平面,采用层状设置,因此,此种结构的柔性电池存在厚度较厚,柔性度较差,一般曲率半径为2~5cm,限制了柔性电池的使用场合和产品衍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负极同平面柔性电池、复合柔性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池,包括:
基材,所述基材上设置有一对正、负集电极;
所述正、负集电极的正、负极位于近似同一平面,且上端覆盖有连接层;
所述连接层适于导通离子流并绝缘电子流。
进一步,所述正、负集电极之间设置有正负间隙;
所述正负间隙的宽度为1mm~9mm。
进一步,所述基材的厚度为20μm~300μm;
所述正、负集电极的厚度为10μm~200μm;
所述正极的厚度为10μm~300μm,所述负极的厚度为10μm~500μm;以及
连接层的厚度为20μm~400μm;并且
所述连接层的上端面设置有封装层。
进一步,所述正、负集电极适于采用碳浆印刷或涂布在基材上。
进一步,所述正、负电极的面积比为0.5~30。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柔性电池,包括:
基材,位于基材上的至少两个适于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相连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正、负集电极;
所述正、负集电极位于同一平面;
在位于所述正、负集电极的正、负极上端覆盖有连接层;
所述连接层适于导通离子流并绝缘电子流。
进一步,各电池单元并联时,各电池单元中的正极、负极分别相连以形成正、负公共端,即作为复合柔性电池的正、负极;或
各电池单元串联时,各电池单元中的正极与负极依次相连,且首尾形成正、负公共端,以作为复合柔性电池的正、负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池有效的降低了电池厚度,提高了柔性,并且在制备时,可以通过印刷或者涂布工艺实现,提高了制备效率,降低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池的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池的各层结构示图。
图中:
基材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恩福赛柔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恩福赛柔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 下一篇:一种沟槽蝶阀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