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钳角度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900.8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鲁岱;张钊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张***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钳 角度 固定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焊钳角度固定装置,以实现焊钳在任意角度处的固定。该焊钳角度固定装置包括:吊杆;轴承组件,与所述吊杆相连;重心调节块,用于调节焊钳的重心,所述重心调节块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焊钳连接部,与所述重心调节块相连,所述焊钳连接部用于支撑所述焊钳;端盖,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其中,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摩擦面,所述端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摩擦面紧密接触,从而固定所述焊钳的角度。该焊钳角度固定装置可十分便捷的对焊钳在任意角度处进行固定,使焊钳使用时不再需要人工维持其所需的焊接角度,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焊钳角度的变动,保证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钳的角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标准化和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多变的需求。
汽车制造业的车身焊装工序中,大量使用手动焊接装置。现有技术中手动焊接装置在焊接过程中焊钳大多通过自重使其工作时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焊钳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工作时,需要由操作人员人工维持焊钳角度,操作十分不便,由于操作人员的差异,焊接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钳角度固定装置,该焊钳角度固定装置可十分便捷的对焊钳在任意角度处进行固定,使焊钳使用时不再需要人工维持其所需的焊接角度,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焊钳角度的变动,保证焊接质量。该焊钳角度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操作调节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钳角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杆;
轴承组件,与所述吊杆相连;
重心调节块,用于调节焊钳的重心,所述重心调节块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轴承组件相连;
焊钳连接部,与所述重心调节块相连,所述焊钳连接部用于支撑所述焊钳;
端盖,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其中,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摩擦面,所述端盖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摩擦面紧密接触,从而固定所述焊钳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元件组合和轴承套,所述轴承元件组合位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套之间,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轴承套之间可相互转动。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包括抱箍结构,所述轴承座通过所述抱箍结构与所述吊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轴承套的一侧包括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元件组合的内径,防止所述轴承套从所述轴承元件组合中脱出。
优选地,所述重心调节块为条形板状,所述重心调节块面向焊钳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重心调节块较长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轨底面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滑槽相匹配,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连接杆的尾部直径略小于所述条形通孔的宽度,所述连接杆的尾部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和所述轴承套,在所述轴承套的另一侧,通过螺母与所述轴承套相连。
优选地,所述摩擦面为磨砂面或橡胶面,以增大所述端盖与所述轴承组件之间的静摩擦。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所述摩擦面相接触的底面设置有齿状结构,防止所述端盖与所述摩擦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齿状结构均匀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底面上,所述焊钳的角度可无极调节。
优选地,所述端盖还设置有把手,以便于焊钳角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实耐固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