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头端部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7818.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能兵;陈云亮;刘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头端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头端部及内窥镜,内窥镜头端部包括头端座、成像模组和图像传感模组,成像模组包括镜筒和设置在镜筒内的光学元件,头端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图像传感模组对应第一安装孔连接在头端座的后端,成像模组通过镜筒直接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孔内,通过调整成像模组与头端座的相对位置,调节成像模组的成像参数,采用头端座实现镜座的作用,来完成成像模组的安装和定位,省去了镜座,因此,头端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外形尺寸,从而减小内窥镜头端部的外形尺寸,实现内窥镜的微细化,可有效改善受测者的临床体验。具有上述内窥镜头端结构的内窥镜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内窥镜头端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具有图像传感模组、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可以将插入部经天然孔道进入体内,从而可在相应的体腔内进行检测。插入部的外径尺寸直接影响着受测者的舒适度,而插入部的外径尺寸主要受限于其头端部尺寸。内窥镜的头端部通常设置有传像模组、钳道口、照明通道和气/水通道,整体外形尺寸较大,该尺寸主要受限于传像组件和钳道口的外形尺寸,因此,在现有的结构设置和装配方案下,内窥镜头端部的尺寸难以进一步减小,较大的头端部增大了插入部的插入难度,且易给受测者造成不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内窥镜头端部尺寸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外形尺寸的内窥镜头端部,使内窥镜头端部进一步小型化,并提供一种具有该内窥镜头端部的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内窥镜头端部,包括头端座、成像模组和图像传感模组,所述成像模组包括镜筒和设置在所述镜筒内的光学元件,所述头端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图像传感模组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在所述头端座的后端,所述成像模组通过所述镜筒直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通过调整所述成像模组与所述头端座的相对位置,调节成像模组的成像参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头端罩,所述头端罩连接于所述头端座的前端,所述头端罩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视窗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视窗口的内壁与所述镜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座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所述视窗口的内壁、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镜筒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视窗口的内壁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被挤压在所述视窗口的内壁与所述镜筒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座上还设置有钳道口,所述钳道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座上还设置有供照明装置通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钳道口之间的薄壁的旁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座上还设置有供气或水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操作所述插入部进行动作,所述插入部的头端部设置为上述任一项的内窥镜头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7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吸氧导管
- 下一篇:一种药片切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