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7869.X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峰;潘志翔;丘秉焱;鲁文;麦锦玲;邹小锐;李素美;李迟;李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43/00 | 分类号: | F02M43/00;F02M43/04;F02D19/06;F02D19/08;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燃料 供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包括ECU控制单元及连接至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燃料供给管路,所述燃料供给管路上设有喷射阀,所述ECU控制单元包括ECU模块、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和若干个发动机工况传感器,所述ECU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若干个发动机工况传感器相连接,所述ECU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喷射阀、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克服了液态轻烃在与柴油掺烧的过程中的分层现象,同时采用ECU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进行动态掺烧,能在发动机工况产生变化时自动控制气体燃料的掺烧量,使其稳定在设计范围内,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了综合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系列物质,对于碳原子较少的烃,因其分子量较小,重量较轻,故称之为轻烃。在轻烃中,因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在常温常压(一个大气压,20℃)下呈现出气体状态,也称之为气态轻烃;柴油、煤油和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十六烷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呈现出液体状态,故称之为液态轻烃;液态轻烃是从天然气凝析液中提取的,以戊烷和更重的烃类为主要成分的液态石油产品,也称为天然汽油。液态轻烃是一种清洁燃料,除了热值高、燃烧排放清洁外,它在常温下呈液态,运输和贮存方便安全;液态轻烃燃料作为双燃料发动机的一种清洁替代燃料可以使发动机燃烧排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大幅度的降低,如CO、HC、NOX的含量可以下降80%以上;同时可以避免其他代用燃料所带来的缺陷和问题,而且在动力性、经济上更明显,更合理。但是由于轻烃燃料特殊的理化性质,其燃点较高,和少量的纯柴油比例混合后;其中的柴油作为引燃剂,最终两者在气缸中燃烧做功。
但液态轻烃在与柴油掺烧的过程中的分层现象,造成引燃效果不佳,且液态轻烃在与柴油不同混合比例所带来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是不同的,同时在发动机实际应用轻烃柴油混合燃料过程中,发动机的工况随时可变,但是混合燃料的比例却不能根据工况的变化而及时发生变化,导致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恶劣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克服了液态轻烃在与柴油掺烧的过程中的分层现象,同时采用ECU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进行动态掺烧,能在发动机工况产生变化时自动控制气体燃料的掺烧量,使其稳定在设计范围内,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了综合优化。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包括ECU控制单元及连接至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燃料供给管路,所述燃料供给管路上设有喷射阀,所述ECU控制单元包括ECU模块、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和若干个发动机工况传感器,所述ECU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若干个发动机工况传感器相连接,所述ECU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喷射阀、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发动机工况传感器包括凸轮轴位置传感器、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油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所述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ECU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安装在发动机的高压油泵上,所述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对高压油泵的油门齿条进行控制;所述高压油泵油门齿条限位机构包括阀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侧壁上的电磁线圈、套装在所述阀体内部的复位弹簧以及与油门齿条相接触的衔铁组件,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的底部的弹簧承座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衔铁组件抵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ECU模块电连接。油门齿条
优选的,所述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凸轮轴上,所述油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油门齿条上,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端。
优选的,所述ECU控制单元还包括安装在发动机的控制面板上的运行模式转换开关,所述运行模式转换开关与所述ECU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7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放射科医药多功能架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四模四冷镦机短直料监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