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5石油树脂生产的原料脱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0317.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1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章勇;程露露;陈洁;张陈全;徐源;李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C08F24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382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5 石油 树脂 生产 原料 脱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5石油树脂生产的原料脱水系统,属于石油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原料静置罐和聚合釜,原料静置罐的出料管与聚合釜的进料管相连,还包括聚结器,所述聚结器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与聚合釜的进料管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控制原料的含水量(游离水),避免各原料混合后含水较多导致聚合釜内催化剂失活,从而有效保证聚合反应高效稳定地进行,最终得到性能较好的聚合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树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C5石油树脂生产的原料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C5石油树脂又称碳五树脂、脂肪烃树脂,主要是以石油裂解所产生的碳五馏份为原料,经预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出来的化工产品,通常可分为通用型、调和型、元色透明型3种。由于其具有价格低廉、混溶性好、熔点低、耐水、耐乙醇和化学品等优点,所以广泛用于橡胶、胶粘剂、涂料、造纸、油墨等多种行业和领域,其中,C5石油树脂的聚合是影响石油树脂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C5石油树脂的聚合工艺主要有两种:热聚合工艺及催化聚合工艺,由于催化聚合工艺生产出的C5石油树脂品质较高,因此,工业上主要采用催化聚合方法来生产C5石油树脂,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选取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
采用催化聚合方法生产C5石油树脂的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原料的水分进行有效脱除,当水含量超标时,会消耗一部分催化剂,导致聚合效率偏低,产品收率低、分子量偏低;大量的水甚至将直接破坏聚合反应。因此,在相同催化剂聚合条件下,对水分的脱除效果是决定聚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装置大多是采用分离罐对C5石油树脂原料进行脱水处理,其原理为:利用各液体之间的密度差对原料进行静置分层,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但采用现有技术难以对C5石油树脂生产原料中的水分进行充分脱除,从而影响聚合效果。
经检索,关于对石油树脂原料进行预先脱水处理的专利报道已有相关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10615.1,申请日:2009年03月0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采用固载化AlCl3催化剂制备石油树脂的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向原料中加入任何一种可以除去水分的干燥剂、干燥原料及溶剂对原料进行脱水。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112316.4,申请日:2018年09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石油树脂的生产方法,该申请案公开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混配脱水、聚合反应、催化剂脱除、常压精馏、减压汽提精馏、造粒成型和称重包装,可以生产C5、C9、C5/C9共聚、改性C5、改性C9、萜烯树脂等石油树脂。该申请案中,对原料进行精确计量后送入进料集合罐混合,经进料混合泵混合后送入油水分离罐分水,分水后原料经过滤器送入聚合反应釜,含油水通过管线排至含油水罐。
采用上述申请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脱除C5石油树脂原料中的水分,但其脱水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装置对C5石油树脂原料进行脱水预处理时,脱水效果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C5石油树脂生产的原料脱水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控制原料的含水量(游离水),避免各原料混合后含水较多导致聚合釜内催化剂失活,从而有效保证聚合反应高效稳定地进行,最终得到性能较好的聚合液。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C5石油树脂生产的原料脱水系统,包括原料静置罐和聚合釜,原料静置罐的出料管与聚合釜的进料管相连,还包括聚结器,所述聚结器的进料口及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与聚合釜的进料管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原料静置罐的出料管、聚合釜的进料管以及第三进料管和第三出料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0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