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5石油树脂原料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0320.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程露露;陈洁;章勇;张陈全;李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C08F24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382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5 石油 树脂 原料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5石油树脂原料脱水装置,属于石油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原料罐,还包括原料中间罐和界位计,原料中间罐的进料管与原料罐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界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原料中间罐的侧壁及底部相连,且原料中间罐的底部设有切水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C5石油树脂原料进行脱水预处理时,操作较为盲目,无法进行精确控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C5石油树脂原料的脱水效果,有利于C5石油树脂的稳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树脂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5石油树脂原料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馏分蒸汽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5、C9馏分。其中,C5石油树脂是以C5馏分为原料,经催化剂作用或热聚合作用而合成的固态或粘稠状的聚合物。C5石油树脂又称碳五树脂、脂肪烃树脂,通常可分为通用型、调和型、元色透明型3种,可溶于丙酮、三氯乙烷、环己烷、甲苯、溶剂汽油等多种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增黏性、耐热性、耐酸碱性,广泛用于压敏胶、热熔胶和橡胶型胶黏剂的增黏树脂中。
目前C5石油树脂的聚合工艺主要有两种:热聚合工艺及催化聚合工艺。采用热聚合方法生产时不需要添加催化剂,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渣,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此方法生产的C5石油树脂分子量分布宽、透明度差、光热稳定性差、气味大、不易完全溶解于常见溶剂中,尤其是光热稳定性差、气味大,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而采用催化剂催化聚合生产的C5石油树脂分子量分布窄,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好,气味较小。因此,工业上主要采用催化聚合方法来生产C5石油树脂,通常选取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由于无水三氯化铝遇水会发生水解,并散发大量热,导致催化剂永久失活,因此,采用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时,需要对C5石油树脂原料预先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输送管道进入聚合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C5石油树脂原料在原料罐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切水处理,但其切水操作较为盲目,无法进行精确切水控制。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112316.4,申请日:2018年09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石油树脂的生产方法,该申请案公开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混配脱水、聚合反应、催化剂脱除、常压精馏、减压汽提精馏、造粒成型和称重包装,可以生产C5、C9、C5/C9共聚、改性C5、改性C9、萜烯树脂等石油树脂。该申请案中采用油水分离罐对原料进行脱水处理,对原料精确计量后送入进料集合罐混合,经进料混合泵混合后送入油水分离罐分水,分水后原料经过滤器送入聚合反应釜,含油水通过管线排至含油水罐。该申请案通过油水分离罐的设置可以对原料中的水分进行切除,但其仍无法实现切水的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C5石油树脂原料进行脱水预处理时,操作较为盲目,无法进行精确控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C5石油树脂原料脱水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C5石油树脂原料切水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C5石油树脂原料的脱水效果,有利于C5石油树脂的稳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C5石油树脂原料脱水装置,包括原料罐,还包括原料中间罐和界位计,原料中间罐的进料管与原料罐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界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原料中间罐的侧壁及底部相连,且原料中间罐的底部设有切水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界位计与原料中间罐的侧壁及底部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切水管与废水排出管相连,且切水管与废水排出管上均设有阀门。
更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中间罐的出料管经静态混合器与聚合釜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静态混合器与聚合釜之间还设有原料混合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0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5石油树脂生产用催化剂脱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烧杯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