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心电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1668.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嵚崟;蔡江云;丰海;严密集;郭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检测手环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心电检测系统,包括心电检测手环,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左端设置有左表带,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右端设置有右表带,心电检测手环的上端面中间设置有显示屏,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环与手环配合实现,实现将传感器与心电检测手环分离的作用,利用指环与手指皮肤之间的接触,避免传感器与皮肤之间脱离接触;通过设置圆周阵列分布的四个探头,同时在探头的前端设置有遮光环,进而减小环境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精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检测手环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心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状态的关注越来越高,而智能心电检测手环已经作为成熟技术在生活中使用,从原理上来说就是手环与皮肤接触的传感器会发出一束光打在皮肤上,测量反射或透射的光。因为血液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每次心脏泵血时,该波长都会被大量吸收,以此就可以确定心跳,再将心跳等检测数据从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但这样的手环也存在缺陷,需要皮肤与传感器接触,而手环戴在手上,勒的过紧会造成皮肤受伤,手环佩戴的较松,会导致传感器与皮肤之间脱离接触,从而无法实时的检测,同时传感器利用光进行检测,会受环境光干扰。
为此提供智能心电检测系统,用以在现有智能手环的基础上,解决传感器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心电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心电检测系统,包括心电检测手环,所述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左端设置有左表带,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右端设置有右表带,心电检测手环的上端面中间设置有显示屏,心电检测手环的上端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切换按钮,心电检测手环的前端面中间设置有USB接口,心电检测手环的右侧设置有配合使用的指环;
所述指环的内圈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四个卡槽,指环的外圈前端固定安装有无线传输装置,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粘结有卡块,所述卡块前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头。
优选的,所述左表带和右表带的上端无缝连接,左表带的下端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右表带的下端上端面设置有线性分布的若干插孔,所述插孔与固定块配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安装在左表带和右表带的上端面,且心电检测手环的下端面通过防水胶密封粘结在左表带和右表带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探头的前端设置有遮光环,所述遮光环的前端面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探头的前端插接在通孔内壁,且探头的前端面与遮光环的前端面重合,探头的后端固定粘结在安装槽的内壁,探头电性连接无线传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指环与手环配合实现,实现将传感器与心电检测手环分离的作用,利用指环与手指皮肤之间的接触,避免传感器与皮肤之间脱离接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周阵列分布的四个探头,同时在探头的前端设置有遮光环,进而减小环境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检测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探头安装爆炸图。
图中:1心电检测手环、2防水胶、3左表带、4右表带、5显示屏、6切换按钮、7 USB接口、8插孔、9固定块、10无线传输装置、11指环、12卡槽、13卡块、14探头、15遮光环、16通孔、17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1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替换的防漏造口袋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扫路机的分体式前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