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249.5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权;宋奔腾;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苏仪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B1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杨阳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楚桥路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金属表面 平整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金属表面缺陷检查没有针对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之间形成曲柄摇杆机构,过渡杆将两组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在一起,使两个曲柄摇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平行同步,使传送件始终水平,使工位台顺次移动,提高了待测工件的检测效率;通过第一调节条、第二调节条、限位条保证待测工件不发生偏离,避免待测工件偏离出镜头视野,影响检测结果,利用第一调节条、第二调节条的可调节性,使本申请可以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工件;通过升降杆、升降台等实现相机的高度调节,从而方便镜头视野的调节,使检测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缺陷检测通常是指第物品表面缺陷的检测,表面缺陷检测是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对工件表面的斑点、凹坑、缺陷等缺陷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反光或镜面金属的检测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这样的检测方法依赖于判定者的丰富经验和实践,可能存在误判的可能。
专利CN205580384U公开了一种金属板表面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避免了对金属表面的划伤,也避免了杂光对检测的干扰,但是对于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不具有针对性。
专利CN106157303A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对表面检测的方法,该检测方法检测出的金属表面划痕为凸显亮度,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检测表面的不平整缺陷。
专利CN203643361U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偏振的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系统,采用起偏器和偏正器相互配合,对金属表面偏正光过滤,进行高质量成像,但是这种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镜面金属不平整缺陷。
以上专利均不是针对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较低,需要人工将待测工件置于检测平台上,所以难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具有针对性强、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光或镜面金属表面不平整缺陷的检测装置,包括输送装置、检测装置;
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工位台、传送件,输送架包括框架、支撑柱,框架为矩形结构,支撑柱位于框架的四个角上;
框架上连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沿X方向分布;
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均设有第一杆,第一杆为L形结构,第一杆一端与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一杆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杆转动连接,第二杆为V形结构,第二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三杆铰接,第三杆远离第二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铰接;
两个第一杆之间设有过渡杆,过渡杆两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杆转动连接;传送件位于第一杆上方,传送件下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杆铰接,传送件上端面连有多个传送块,传动块沿X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传动块之间的距离为L1;
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驱动电机轴与第一杆连接;
输送架上端面设有多个工位台,工位台沿X方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工位台之间的距离为L2,L1=L2;
工位台在水平面的投影为矩形结构,工位台上端面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为L形结构,限位条位于工位台右下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苏仪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苏仪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生产用点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隔热铝合金型材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