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及钓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747.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泰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A01K9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用 剪线就可 调节 浮力 浮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及钓组。本实用新型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包括:内部中空的上漂体、内部中空的下漂体和可更换的重量坠;所述上漂体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漂体下端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重量坠内设有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具有不需要剪断鱼线就可快速调整浮漂浮力、调节方式简单、调整浮力精确、鱼线不易断裂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的钓组,包括以上所述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本实用新型的钓组具有不需要剪断鱼线就可快速调整浮漂浮力、调节方式简单、调整浮力精确、鱼线不易断裂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及钓组。
背景技术
浮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主要信息反应工具,钓鱼者通过浮漂的动作来判断鱼儿咬钩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不同的环境(例如风速、水流速度、水深等)需要运用到不同的浮漂。现有的浮漂只带一个浮力,如果要增加或减小浮漂的浮力,就只能在钓组的八字环位置剪断鱼线重新穿钓组,如此操作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有些浮漂可以在不剪线的情况下调整浮力,但因为其侧壁设有开口,鱼线很容易在开口内晃动,从而导致浮力不精确,鱼线也很容易在滑动过程中断裂。
因此,一种不需要剪断鱼线就可快速调整浮漂浮力、调整浮力精确、鱼线不易断裂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及钓组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需要剪断鱼线就可快速调整浮漂浮力、调整浮力精确、鱼线不易断裂等特点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及钓组。
一种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包括内部中空的上漂体、内部中空的下漂体和可更换的重量坠;所述上漂体上端内侧设有朝下设置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上漂体的上端面设有第一上开口、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端面设有第一下开口;所述下漂体下端内侧设有朝上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端面设有第二上开口、在所述下漂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二下开口;所述重量坠内设有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柱外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所述重量坠的上端面设有第三上开口、在所述重量坠的下端面设有第三下开口、在所述重量坠的侧壁开设有由所述第三上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三下开口的第三侧开口;所述上漂体下端和所述下漂体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重量坠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柱外。
本实用新型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通过设置所述上漂体、下漂体和所述重量坠,需要调整浮力时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所述重量坠即可实现,更换所述重量坠时,将所述上漂体与所述下漂体拆开,所述第一连接柱从所述第二通孔内拔出至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留有足够的间距,再将所述重量坠从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拔出并通过所述第三侧开口从外部鱼线上取下,再通过以上相反的步骤安装好所需重量的重量坠即可;整个过程无需剪掉鱼线即可调整浮力、调节方式简单、调节精确;且,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的设置,可以防止鱼线在所述重量坠内滑动,可保护鱼线防止其断裂。本实用新型的不用剪线就可调节浮力的浮漂,具有不需要剪断鱼线就可快速调整浮漂浮力、调节方式简单、调整浮力精确、鱼线不易断裂等特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下部外壁设有至少一圈第一防水胶垫。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重量坠包括金属体和塑胶体,所述塑胶体包裹在所述金属体外,所述金属体设置在所述塑胶体下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重量坠呈上小下大的锥形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柱外设有第二防水胶垫,所述重量坠的第三通孔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可拆卸的卡设在所述第二防水胶垫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泰,未经郭俊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