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008.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萍;李妮;孙静;邵明明;曹珮华;王琳;刘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C12R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包括第一透明承载板,第一透明承载板上平行安装有玻片,玻片上表面凹陷形成标记用凹槽用以盛放抗酸杆菌标本,标记凹槽槽底标记有网格将槽底划分为若干个等大的方格,第一透明承载板上对应每个方格均设有标记用以区分不同方格的位置,第一透明承载板的底面固连有滑动标记组件,滑动标记组件用以确定不同方格的位置从而对抗酸杆菌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能够方便、准确地对抗酸杆菌进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检验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
背景技术
抗酸染色法是一种主要用于临床筛查结核分枝杆菌用的染色方法,由于其操作方法简单快速而被广泛使用,但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较低。目前结核患者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平均为30%,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排菌量较少,同时抗酸染色时标本量又有限,除此之外检验工作人员辨识抗酸杆菌的专业技术能力也会影响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在检验工作人员辨识抗酸杆菌的过程中需要对抗酸杆菌进行定位,而当在同一玻片上出现多个抗酸阳性杆菌时,镜检时的查找定位比较困难,且容易重复计数,尤其是当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不能确定是否为抗酸杆菌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能够方便、准确地对抗酸杆菌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酸染色用定位玻片装置,包括第一透明承载板,第一透明承载板上平行安装有玻片,玻片上表面凹陷形成标记用凹槽用以盛放抗酸杆菌标本,标记凹槽槽底标记有网格将槽底划分为若干个等大的方格,第一透明承载板上对应每个方格均设有标记用以区分不同方格的位置,第一透明承载板的底面固连有滑动标记组件,滑动标记组件用以确定不同方格的位置从而对抗酸杆菌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第一透明承载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面积等大的玻片,第一透明承载板与玻片每个重合的直角均用L型卡棱槽进行卡接,以方便安装拆卸玻片。
第一透明承载板的上表面上沿网格的长度方向对应每个方格按顺序标记英文字母,并沿网格的宽度方向对应每个方格按顺序标记数字,使得每个方格有唯一确定的位置。
滑动标记组件包括第二透明承载板,第二透明承载板位于第一透明承载板下方,第一透明承载板的下表面通过支撑柱与第二透明承载板的上表面连接,第一透明承载板与第二透明承载板之间平行安装有互相垂直交叉的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和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和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颜色不同,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分别沿标记用凹槽槽底网格的长度与宽度方向滑动以变动不同交叉重合位置,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和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的交叉重合位置与网格中不同的方格对应以确定抗酸杆菌的位置。
第一透明承载板与第二透明承载板上下相对的侧边均安装有齿条,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在第一透明承载板与第二透明承载板的齿条之间运动以带动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沿网格的长度与宽度方向滑动。
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超出第一透明承载板和第二透明承载板外侧的端部上分别固连有第一转动手柄、第二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第二转动手柄分别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在齿条上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远离第一透明承载板和第二透明承载板外侧的端部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分别带动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滑动。
轴承内圈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上远离第一透明承载板和第二透明承载板外侧的端部套接,轴承外圈与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固连,轴承内圈随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而转动以使轴承外圈带动第一透明亮色定位条、第二透明亮色定位条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未经西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铣形机
- 下一篇:一种农残检测用蔬菜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