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极简气密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858.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林志雄;林聪杰;胡林锋;李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气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型极简气密盖,它包括气密盖,与切口保护套配合固定于切口处实现腹腔与外界的隔离,在气密盖上设有若干容器械通过的穿刺通道;密封组件,设置于穿刺通道处,确保器械穿设于穿刺通道时或离开穿刺通道后,腹腔和外界无法实现气流交换。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医生手术后,能够保证术后观察期所需的气腹支撑,不会存在现有手套膨胀的情况。2.器械密封件避免了术中器械进行观察操作过程出现漏气情况。3.阀式密封件的存在可以保证器械退出后,手术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型极简气密盖。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术后要有一定时间的术后观察期,在该时间段中,患者切口一般不会进行封闭处理。为了确保该阶段患者身体机能稳定,需在手术台上持续麻醉和输液,并在切口安装的气密盖上套设有橡胶手套实现腹腔与外界的隔离。由于橡胶手套本身具有弹性,腹腔(腹腔建立气腹)内的气体将流向橡胶手套并使其膨胀。
在观察过程中,需进入器械进行观察,现选用手法为在手套手指处切口后绑上穿刺器或器械,穿刺器或器械退出后,又产生了手套破孔,无法实现密封,出现漏气现象,使用时相对麻烦。
概括的说,使用手套进行辅助密封,在腹腔压力恒定的情况下,因手套膨胀,既不能保证气腹支撑,器械使用更为繁琐,限制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型极简气密盖,其目的在于:保证术后观察期所需的气腹支撑,方便术后器械进出进行观察,使操作更简单和性能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改进型极简气密盖,它包括
气密盖1,与切口保护套4配合固定于切口处实现腹腔与外界的隔离,在气密盖1上设有若干容器械通过的穿刺通道;
密封组件2,设置于穿刺通道处,确保器械穿设于穿刺通道时或离开穿刺通道后,腹腔和外界无法实现气流交换。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医生手术后,能够保证术后观察期所需的气腹支撑,不会存在现有手套膨胀的情况。
2.器械密封件避免了术中器械进行观察操作过程出现漏气情况。
3.阀式密封件的存在可以保证器械退出后,手术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标号说明:1气密盖、2密封组件、2-1器械密封件、2-2阀式密封件、3器械、4切口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改进型极简气密盖,它包括
气密盖1,与切口保护套4配合固定于切口处实现腹腔与外界的隔离,在气密盖1上设有若干容器械通过的穿刺通道;
密封组件2,设置于穿刺通道处,确保器械穿设于穿刺通道时或离开穿刺通道后,腹腔和外界无法实现气流交换。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器械密封件2-1,设置于穿刺通道内且靠近外界一侧,为在器械通过时紧贴器械外壁面的密封件;
阀式密封件2-2,设置于穿刺通道内且靠近腹腔一侧,为在器械通过时打开、器械离开时受到腹腔内部压力而紧闭的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