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5735.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进;石征飞;孙小刚;郁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38 | 分类号: | B23Q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主轴 上镗杆 静压 支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包括主轴、支承套、镗杆,镗杆通过支承套轴向滑动安装在主轴的内部,支承套为主轴的轴芯,镗杆滑动设置在支承套中间,多个设置在镗杆和支承套之间的静压座,静压座固定在支承套上,静压座上设有与镗杆对应设置的弧形安装面,安装面与镗杆之间设有间隙,静压腔位于静压座上贯穿安装面设置,支承套上进油孔与静压腔连通,进油孔连接有供油管,不同的供油管由总长度相同螺旋管和直管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镗杆与支承套之间形成静压油膜,使二者形成非直接接触,承受更大的切削径向力,吸收切削带来的冲力,使得镗杆与支承套之间无磨损,从而保持极好的精度,延长加工中心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镗杆是镗床,深孔钻镗床与相应的钻头、镗头、滚压头及组合镗滚头的联接杆。液体静压技术是在两个能够相对运动的平面或曲面间通入压力油,使两平面或曲面间产生油膜而分开,工作过程中,油膜压力随外载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证平面或曲面间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
目前,使用的传统机械式镗铣主轴的镗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承受加工冲力和阻力,同时镗杆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与主轴内部的支承套发生摩擦,长时间使用后会因磨损在镗杆和支承套之间产生较大的间隙,造成导向支承系统内滚动轴承的间隙,滚动轴承外圈的接触滚道的圆度误差,轴承内圈的圆度误差,滑动导套和镗杆的间隙,均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从而丧失精度,缩短加工中心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通过在镗杆与支承套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将二者由直接接触变成非直接接触,承受更大的切削径向力,吸收切削带来的冲力,保持精度稳定,使得镗杆与支承套之间无磨损,从而保持极好的精度,延长加工中心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包括:主轴、支承套、镗杆,所述镗杆通过支承套轴向滑动安装在主轴的内部,所述支承套为主轴的轴芯,所述镗杆滑动设置在支承套中间,还包括静压座,所述静压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静压座设置在镗杆和支承套之间,所述静压座固定在支承套上,所述静压座上设有与镗杆对应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安装面与镗杆之间设有间隙,安装面上设有静压腔,所述静压腔位于静压座上,所述支承套上设有进油孔与静压腔连通,所述进油孔连接有供油管,所述供油管是由螺旋管和直管组成,所述支承套上不同的供油管的总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油孔设置在静压腔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静压座围绕镗杆呈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镗杆上设有键,所述镗杆通过键和键槽配合与支承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镗杆远离静压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机构。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采用铜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增加静压座在镗杆与支承套之间,将镗杆与支承套之间的直接接触变成通过静压油膜连接,承受更大的切削径向力,吸收切削带来的冲力,保持精度稳定,延长加工中心的使用寿命;
二、在静压腔上连接容量一样的供油管,实现静压腔内液压的等流量等压力的输入,静压油膜形成稳定,保证镗杆运行的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5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整的丝杠线轨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单电机驱动的无反向间隙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