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6200.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春;龚建国;张安绪;王干一;杨大富;向航;刘建宏;倪冲;杨帅;陈实;文中良;裴红兵;文小隆;陈平;周安国;王强;白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付玉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氨 放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包括液氮管道、第一球罐、第二球罐、槽车驰放气管道、闪蒸槽驰放气管道、冰机氨槽驰放气管道、驰放气缓冲槽、无动力回收槽、氨回收塔、预热炉、脱盐水管道、氨水槽。槽车驰放气的成分为氨气,在与液氮管道混合后成为成为液态贮存在球罐中。闪蒸槽驰放气和冰机氨槽驰放气的成分有氢气、氮气、甲烷、氨气等,在进入无动力回收槽后,驰放气的压力减小,部分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剩下的混合气体进入氨回收塔。进入氨回收塔的气体中,氨气被脱盐水吸收成为稀氨水并被引入氨水槽中;氢气和甲烷进入预热炉作为燃料燃烧以对原料气进行加热。最终排放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塔和氮气,对环境完全无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氨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氮气和氢气在合成塔中生成氨气,氨气经过加压冷凝后成为液氨并被存储在液氨贮槽和球罐中。当需要制备氨水时,球罐中的液氨再通过汽化与水混合成为氨水。在合成氨的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驰放气。这些气体如果直接排放,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同时会造成浪费。合成氨工业中驰放气的来源有很多,但是现有技术对这些驰放气缺乏系统的、合理的利用,从而造成驰放气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驰放气进行优化利用的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
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包括液氮管道、第一球罐、第二球罐、槽车驰放气管道、闪蒸槽驰放气管道、冰机氨槽驰放气管道、驰放气缓冲槽、无动力回收槽、氨回收塔、预热炉、脱盐水管道、氨水槽;
所述液氮管道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其中,第一出液口与第一球罐和第二球罐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出液口与槽车驰放气管道连通;
所述闪蒸槽驰放气管道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其中,第一出气口与无动力回收槽的进气口连通,第二出气口与驰放气缓冲槽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一球罐和第二球罐连通;
所述冰机氨槽驰放气管道与驰放气缓冲槽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驰放气缓冲槽的出气口与无动力回收槽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无动力回收槽的出气口与氨回收塔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氨回收塔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氨回收塔的出气口与预热炉连通,以对废气进行燃烧,氨回收塔的中段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进水口与脱盐水管道连通,氨回收塔的进气口位于喷淋装置的下方,氨回收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氨回收塔的出液口与氨水槽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球罐的底部的出液口与第二球罐的底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球阀的底部的进液口与第二球阀的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且该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驰放气缓冲槽的出气口还与氨回收塔通过管道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氨驰放气处理系统包括液氮管道、第一球罐、第二球罐、槽车驰放气管道、闪蒸槽驰放气管道、冰机氨槽驰放气管道、驰放气缓冲槽、无动力回收槽、氨回收塔、预热炉、脱盐水管道、氨水槽。槽车驰放气的成分为氨气,在与液氮管道混合后成为成为液态贮存在球罐中。闪蒸槽驰放气和冰机氨槽驰放气的成分有氢气、氮气、甲烷、氨气等,在进入无动力回收槽后,驰放气的压力减小,部分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剩下的混合气体进入氨回收塔。进入氨回收塔的气体中,氨气被脱盐水吸收成为稀氨水并被引入氨水槽中;氢气和甲烷进入预热炉作为燃料燃烧以对原料气进行加热。最终排放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塔和氮气,对环境完全无害。即可燃气体用来燃烧加热原料气,氨气作为液氨产品或氨水产品被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液氮管道1、第一球罐2、第二球罐3、槽车驰放气管道4、闪蒸槽驰放气管道5、冰机氨槽驰放气管道6、驰放气缓冲槽7、无动力回收槽8、氨回收塔9、预热炉10、脱盐水管道11、氨水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渝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变压吸附制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煤工作面全风量降温系统